48次大賽獲得36個冠軍  劉翔 抹不去的記憶

本報記者  劉碩陽

2015年04月08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一條長微博,寥寥兩千字,構成了劉翔與自己奮戰了19年的田徑跑道話別時的全部內容。7日下午5點,隨著鼠標的輕輕一點,對這位曾集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以及世界紀錄於一身的“金滿貫”得主來說,“奧運會金牌”“12秒88”等屬於他的專有名詞,都已經成為了歷史,“飛人”從此終於成為“凡人”,開啟人生新的階段。“雖然不舍,雖然痛苦,但我別無選擇。”劉翔說。

  “原來劉翔還沒退役呢?”上周末,劉翔即將退役的消息一傳出,這成了不少人的第一反應。的確,自從2012年倫敦奧運會之后,在公眾的視野中,劉翔似乎已經與跑道、賽場沒了關系,為數不多的幾次出現在公開場合也與比賽無關。人們認為劉翔已在悄無聲息間退役,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劉翔知道,即便是倫敦奧運會上跟腱撕裂一樣的重傷,也沒有阻止他重回跑道的信念和決心。即便是在2014年,他還在為重返賽場而做著努力。但遺憾的是,殘酷的事實最終並不能為人的主觀意志所左右,“田徑直道項目競爭激烈、運動強度大,考慮到劉翔此前遭受的嚴重傷病,客觀上講他想再回到巔峰很困難。”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說。無法重返巔峰,讓從不放棄的“飛人”也萌生了退意。“作為運動員,我已經盡力了。”劉翔說。

  既已盡力,何言有愧?對中國田徑乃至中國體育而言,劉翔已經是一個足夠大的驚喜。從雅典的12秒91一戰成名,到洛桑的12秒88創造世界紀錄,再到大阪12秒95的“第九道奇跡”集齊“大滿貫”,劉翔在職業生涯的48次世界大賽中獲得了36個冠軍。

  “現在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我決定不再掙扎於過去,既然選擇了離開,就要堅強面對,我有很多不舍,但我會快樂向前。”盡管退役后的劉翔去向未定,但他表示會首先完成學業,這不失為一個消化遺憾的好方法。

  “全國田徑界一致認可劉翔是中國田徑的旗幟。”杜兆才說。此言非虛,劉翔對於中國田徑的影響,並不僅僅在於世錦賽和奧運會的數據記錄冊裡那幾個冷冰冰的數字。2013年8月,田徑世錦賽在莫斯科舉行,劉翔缺陣的中國隊派出了謝文駿、江帆參加男子110米欄項目的比賽,這是中國隊在這個項目上的最強陣容。然而比賽的結果卻出人意料,二人連第一輪預賽都沒有闖過。“以前出國比賽的時候都有劉翔帶著,訓練、熱身、比賽一點兒都不緊張,”江帆賽后說,“這次沒劉翔,自己還是有些慌。”

  什麼是旗幟?什麼是領軍人?這就是。

  自信滿滿、霸氣外露,是劉翔在賽場的標簽,這一點從雅典奧運會的“蹦上頒獎台”就能看出個大概。對於習慣了謙遜、內斂的中國運動員來說,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品質。“劉翔在訓練的刻苦程度和科學性上做出的表率,在國際賽場上的自信和舍我其誰的精神,值得所有田徑運動員和教練員學習。”杜兆才說,“現在張培萌、李金哲、陳定、鞏立姣等新一代田徑名將都以劉翔為榜樣,在國際賽場樹立中國人的自信。”

  “飛人”易找、旗幟難尋。盡管在劉翔淡出賽場之后,中國田徑在短跑、跨欄、跳躍等項目上涌現出了張培萌、李金哲、王宇等更多的新星,但無論是在影響力上還是在成績上還很難達到劉翔的高度。因為劉翔,阿蘭·約翰遜、杜庫雷、羅伯斯、梅裡特等運動員都被國人所熟知,只是這樣的現象,從此很難再重演。

  制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08日 15 版)

(責編:楊磊、胡雪蓉)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