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德比的兩大警示(體壇走筆)

彭訓文

2015年05月13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5月9日上演的中超申花上港上海德比所引發的討論仍在發酵,從賽后媒體、球迷和足球界人士的反應來看,大家多將口誅筆伐的焦點指向個別球員粗野犯規,以及對比賽規則、公平競賽准則與裁判判罰的不尊重上。應該說,這種批評反映了各界對公平比賽的渴求。

  但是,如果將這場粗野動作不斷、夸張表演頻現的德比戰放到中國足球如今不斷向好的大環境中來分析,其所帶來的警示意義卻並不僅限於此。

  首先,這場德比折射出個別球員缺乏足夠的職業素養。縱觀中超俱樂部和各級國家隊近年來在亞洲賽場的表現,除了技戰術水平欠缺外,很多球員在外戰中還因動作粗野或是言語、肢體頂撞裁判而吃到紅牌,甚至遭到追加停賽。這些不冷靜行為不僅令球員自身遭受處罰,還嚴重影響俱樂部和國家隊比賽走勢,更鑿鑿實實地拉低了中國足球的整體形象。

  罪惡淵藪就在於一些球員在聯賽裡養成的下黑腳、野腳,和裁判斗嘴、斗氣,大搞“圈子”的“江湖習氣。”今年的中超聯賽,各個俱樂部加大投入,比賽變得越發“慘烈”。前8輪聯賽下來,各種粗野犯規不斷,一些球員對裁判判罰頗多言語冒犯,甚至指著鼻子大罵裁判。而國內裁判在此之前並未樹立足夠權威,更是助長了一些球員的驕橫習氣。

  但是,無論剛剛過去的亞洲杯,還是即將到來的亞冠淘汰賽、世界杯預選賽,國際足聯對裁判判罰權威性的維護在不斷加大。從大方向上說,這場德比戰的判罰尺度不僅應該成為中超后續比賽的標杆,更應該為今后參加各項外戰的球員敲響警鐘。

  另一個警示是各方對規則意識的漠視。如果我們回溯中國足球20年職業化的歷程,無論甲A時代的廣州德比,還是中超早期的上海德比,中國足球的德比文化總是具有濃厚的江湖味道。這種江湖習氣可以簡單總結為:以情緒化代替規則意識。俱樂部之間、教練之間、球員之間乃至球迷之間,以各種讓人難以捉摸的江湖爭斗來主宰比賽進程,甚至以此來影響俱樂部運營和聯賽運作。其中,火藥味十足的德比戰正是縮影:2003年末代甲A的上海德比更異化為假賭黑的溫床。

  隨著中國足球改革不斷深入,聯賽正在回暖,但一些漠視規則、損害公平競爭賽場秩序的行為也在抬頭。這方面,相關體育管理部門尤其是中國足協,應切實發揮作用,整治球場陋習、淨化賽場風氣﹔而對於俱樂部來說,不僅要理性看待一場比賽的結果,更要從整體利益出發,規范球員對比賽的態度和認知,以科學、規則化的方式進行日常管理。如果還是抱著“玩票”、“拍腦袋”的心態來運營,遲早被球迷和市場淘汰。

  應該說一場上海德比折射的問題已足夠讓人警醒。能否及時汲取教訓,則考驗著身處其中的各方是否擁有足夠的改革勇氣和魄力。

(責編:楊磊、胡雪蓉)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