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來源:本報記者雷聲、人民視覺 |
![]() |
掃描二維碼 |
年少多“金”,用來形容他似乎並不為過:從20歲開始,兩年間完成了全國冠軍、亞洲冠軍、世界冠軍的“三級跳”。有著運動健將的體魄和影視明星的容貌,有人叫他“男神”,更多女孩戲稱他“老公”。
10月7日,在世界軍人運動會上,寧澤濤又輕鬆摘得男子50米自由泳和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兩枚金牌。在出征之前,寧澤濤應邀做客人民日報,聊運動人生,談青年擔當。
“22歲拿世界冠軍,我算是游泳運動員裡的‘大齡兒童’”
2013年全運會首次打破亞洲紀錄,2014年仁川亞運會連奪兩金,今年喀山游泳世錦賽成為第一個來自亞洲的男子100米自由泳冠軍,22歲的寧澤濤一時間聲名鵲起——該算得上少年得意了吧?
“其實我是‘大器晚成’”,寧澤濤玩笑似的回答有點出人意料,“22歲拿世界冠軍,我算是游泳運動員裡的‘大齡兒童’了。”
1993年3月6日,寧澤濤出生於河南鄭州。8歲進入河南省隊進行半專業訓練,14歲進入海軍游泳隊師從葉瑾教練。見証了索普、菲爾普斯、霍根班德等上一代短距離游泳三大天王之爭,經歷過馬格努森、阿德裡安、小西埃洛等競爭對手強勢崛起,寧澤濤在22歲時開始追趕,其實並不容易。
曾帶出“女蛙王”齊暉的葉瑾教練給寧澤濤安排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量可不小——“長距離一堂課在1萬米左右,短距離的稍微少一些,一般在4000米到5000米,我在7000米到8000米”。從周一到周六,上下午共12堂訓練課,在海軍游泳隊25米的短池裡,就得至少1600多個來回,寧澤濤說起來,笑容都有點發苦:“哪有不累的。”
榮耀背后,更難免傷痛。手腕和胸椎的傷勢時不時還來襲擾,喀山世錦賽后腸胃炎、智齒、濕疹輪番發作讓他瘦了近10斤,“可能是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自己就像一年級的學生,不太適應,回來之后身體出現了應激反應”。
寧澤濤一度因為傷病等原因想要放棄運動生涯。但仁川亞運會上的4×100米混合泳接力決賽成為了轉折點,“1990年亞運會后,日本隊就開始壟斷這個項目,24年后中國隊才再次把金牌奪回來,這是我最難忘的比賽。”中國隊3分31秒37的成績,也排在2014年世界第二的位置,“也就是說這個項目我們可以邁向國際,跟世界一流隊伍去爭”。
“這麼多年一直沒變過的,是對游泳的熱愛和最初的夢想,想要站上奧運領獎台的初衷會支持我走下去”,寧澤濤說,“我還想游到30歲呢。”
“如果能力更強,我想像菲爾普斯一樣參加8個男子項目”
賽場外的寧澤濤,和很多“90后”很像,喜歡看時新的電影,讀名人傳記,小時候在家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剛要離家參軍時也玩過“消失”試圖逃避,如今回家也會感嘆媽媽的皺紋和爸爸的白發……
但他也不可能和多數“90后”一樣。軍旅生活讓他多了一份責任——在世界軍人運動會上他要參加5個男子項目和兩個男女混合項目比賽,有網友擔心會不會負荷過重,寧澤濤則說,“能參賽是我作為軍人的榮譽,如果能力更強,我想像菲爾普斯一樣參加8個男子項目。”
就像菲爾普斯是寧澤濤“心裡追捧的明星”,這位年輕人在不經意間也成了很多人的偶像。2014年一戰成名后,寧澤濤被“拉”到了聚光燈下,1米91的身高、8塊腹肌、清俊的面容讓他成了萬千“粉絲”的“男神”“小鮮肉”甚至“國民老公”。
對於突如其來的贊譽和關注,寧澤濤更想利用這種影響力和社會號召力參加社會公益和體育公益。日前,寧澤濤加入了“一校一夢想”公益項目,“希望更多地走近鄉村,走近需要幫助的孩子們”。
“我沒有想過能成為菲爾普斯那樣的傳奇,直到今天,我才給自己一個真正的定位——我不是偶像,我想當榜樣”,寧澤濤說,“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行動,從正面給年輕人以影響。”
“游泳就是我的生命,是需要全心投入的事業”
“眼下,游泳就是我的生命,是需要全心投入的事業。”投入、向前,就像在水中沖刺,也正如寧澤濤注冊微博時寫下的簽名:“保持專注,別因為后悔而放慢腳步。微笑,原諒,遺忘,然后繼續向前。”
盡管游泳是一項“孤獨的運動”,14年的運動生涯,在寧澤濤看來甚至“痛點有點多,有些自己不太希望去回憶,畢竟還要一路堅持,慢慢走下去”,“走下領獎台,一切從頭來,我的運動生涯還會有一段時間,我還有夢想沒有完成,我需要做更多努力才能進步一點點”。
身處競技體育的最頂層,寧澤濤的“一點點”可是常人難以企及和想象的“一大步”。
自10月7日起的4天內,寧澤濤要陸續完成世界軍人運動會男子50米自由泳、男子100米自由泳、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男女4×100米自由泳接力、男女4×100米混合泳接力共7項比賽。
之后,他又將奔赴澳大利亞進行訓練,備戰2016年裡約奧運會。談及奧運會,他懷著保守的自信:“怎麼說也要進入決賽吧,短距離的偶然性太大了,就像短跑一樣,輸贏就在毫秒之間,所以觸壁之前,誰也想不到結果如何”“但是我會對菲爾普斯說,‘我是China Ning’。”
寧澤濤最喜歡的昵稱,正是最初的綽號“包子”。他對“包子”的理解,從最初的“好吃”,變成了“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做人內涵最重要”——這位並不認可自己“新貴”身份的青年、軍人、運動員,既沒忘記初心,也在一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