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人機大戰”規則
●比賽賽程
此次對戰分為5局,分別是:3月9日、3月10日、3月12日、3月13日和3月15日。
●比賽規則
將採用中國規則。比賽用時為每方兩小時,一分鐘讀秒3次。
●比賽流程
來自首爾的一名業余圍棋六段棋手將扮演阿爾法圍棋的“眼”和“手”,一邊看屏幕一邊代替阿爾法圍棋下棋。
●比賽獎勵
獲勝的一方將獲得100萬美元獎勵。若AlphaGo獲勝,獎金將捐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STEM教育以及圍棋相關公益團體。
●比賽直播
視頻網站YouTube將全程直播並同時提供韓語和英語講解。
鏈接
那些年,那些人機大戰
從第一台計算機問世以來,人們就夢想造出一種可以完美模擬甚至超越人腦的計算機系統。過去20年中,有些人機大戰給人們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也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絕佳注腳。
深藍——
蠻算的“硬漢”
1997年,美國IBM公司的“深藍”超級計算機以2勝1負3平戰勝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深藍”的運算能力當時在全球超級計算機中居第259位,每秒可運算2億步。
在今天看來,“深藍”還算不上足夠智能,主要依靠強大的計算能力窮舉所有路數來選擇最佳策略:“深藍”靠硬算可以預判12步,卡斯帕羅夫可以預判10步,兩者高下立現。
“深藍”是人工智能發展史上一個裡程碑,但用卡斯帕羅夫的話說,它不會因為取得勝利而“感到喜悅”。
浪潮天梭——
以一敵五的“鐵人”
2006年,“浪潮杯”首屆中國象棋人機大戰中,5位中國象棋特級大師最終敗在超級計算機浪潮天梭手下。
值得一提的是,浪潮天梭在比賽中,同時迎戰柳大華、張強、汪洋、徐天紅、朴風波5位大師。在2局制的博弈中,浪潮天梭以平均每步棋27秒的速度,每步66萬億次的棋位分析與檢索能力,最終以11比9的總比分險勝。
比賽異常激烈。柳大華在兩局之間中場休息時,直言“艱苦卓絕”。在這場高強度的消耗戰中,電腦最終取勝的關鍵,被認為是其不知疲倦的穩定性。
沃森——
察言觀色的全才“學霸”
2011年,“深藍”的同門師弟“沃森”在美國老牌智力問答節目《危險邊緣》中挑戰兩位人類冠軍。
“沃森”存儲了2億頁的數據,包括各種百科全書、詞典、新聞,甚至維基百科的全部內容。“沃森”可以在3秒內檢索數百萬條信息並以人類語言輸出答案,還能分析題目線索中的微妙含義、諷刺口吻及謎語等。“沃森”還能根據比賽獎金的數額、自己比對手落后或領先的情況、自己擅長的題目領域來選擇是否要搶答某一個問題。“沃森”最終輕鬆戰勝兩位人類冠軍,展示出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一直是人工智能界的重點課題。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