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拳擊聯合會等世界拳擊組織試水國內市場

中國職業拳擊 怎樣打牢根基

本報記者  劉碩陽  范佳元  陳晨曦

2016年05月08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曾為世界重量級拳王劉易斯做了13年訓練師的著名拳擊教頭哈羅德·奈特最近在中國很忙。20天前,奈特為國際拳擊聯合會(IBF)中國區舉辦的職業拳擊教練員培訓班進行了輔導。再過不到20天,拳手熊朝忠又將在他的指導下,在北京鑽石體育館迎來IBF迷你輕量級的強制挑戰權爭奪戰,一旦獲勝,熊朝忠將強制挑戰IBF該級別的拳王金腰帶。

  在中國的所見所感,令奈特看到了職業拳擊在中國的潛力,“職業拳擊在中國的前景很光明,推廣這項運動,需要認真地打好基礎。”

  拳手需夯實基本功

  “中國拳手要想在職業賽場上打出一片天地,首先要把自己的基本功練好”,奈特說,“大家都知道梅威瑟掙的錢多,但是他之所以能戰無不勝,恰恰在於他是一個基本功大師。”

  在中國,職業拳擊起步較晚,不少職業拳手是由業余拳手轉型而來的,而二者之間的差異也要求拳手對自己的技術動作進行調整。“我在昆明的俱樂部經常與體校的業余拳手切磋,他們的步伐很靈活,但基礎並不是很扎實”,熊朝忠說。

  在美國,奈特與已轉戰職業拳擊的北京奧運會拳擊銀牌得主張志磊等中國拳手共事,奈特說:“中國拳手需要提高他們的訓練水平,進行更多基礎訓練,我見過太多的選手姿勢錯誤,出拳的動作也不對,沒有起到100%的效果,隻有把基本功做好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近年來,IBF等世界拳擊組織來到中國開發市場,給中國拳手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2015年IBF進入中國,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便舉辦了32場職業拳擊比賽,在IBF中國區的注冊拳手達400多人,這兩個數字對尚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職業拳擊已經相當可觀。

  曾獲得過IBF泛太平洋地區蠅量級金腰帶的熊朝忠回憶“苦日子”時說,“我記得五六年前比賽比較少,那時候搞一場比賽確實比較困難,審批、安保、贊助商都是問題”。熊朝忠認為,IBF進入中國市場能夠為中國職業拳擊培育更多的選手,也會有更多比賽,“后來一直打世界拳擊理事會(WBC)的比賽,現在重新回到IBF,也是看准了這個機會。”

  教練應全方位升級

  在奈特看來,除了拳手應夯實基本功外,中國的職業拳擊教練同樣需要全方位的“轉型升級”。“嚴格來說,教練是業余拳擊的概念,而職業拳擊需要的則是訓練師”,奈特說,“作為訓練師,你需要在各個方面都給予拳手更具體、更直接的指導,其中既包括分析下一場對手的弱點、輔助選手訓練,也包括為選手制訂食譜等。”

  如今,中國的職業拳擊教練也擁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美國等職業拳擊發達國家的先進執教方式。4月16日,IBF中國區今年舉辦的首期職業拳擊教練培訓班結束,為期6天的課程吸引了10多家拳館的35位拳擊教練報名參訓,而奈特的訓練理念與方式也令學員大開眼界。“這期反響非常好,不少人發現自己過去很多的教學方式都不對”,IBF中國區主席王銳航介紹,“所以我們的職業拳擊要想發展,在很多方面都要跟世界接軌,而且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接軌,還要超越,中國人要有這個夢想。”

  本期培訓營期間,這些國內的職業拳擊教練員也給奈特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很多中國教練其實都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執教水平,他們在理論課上做了很多筆記,在訓練房裡也揮汗如雨,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潛力”,奈特說,“業余拳擊與職業拳擊差別很大,最大一點是職業拳擊回合更多,所以一個好的教練或者訓練師需要指導你的拳手為更多回合的戰斗做好准備,將他們的身體機能訓練得更加強大。”

  市場要多方來培育

  進軍中國市場以來,IBF中國區已經舉辦了一期職業拳擊教練員培訓班和兩期職業拳擊裁判員培訓班,已有35名教練員與約百名裁判員順利“畢業”,而新一期的培訓班也即將開始。在職業拳擊發展並不充分的中國,這樣的工作多少帶有一絲“公益”的性質,因為在王銳航看來,要想在職業拳擊市場中摘得“桃子”,必須要做好“種樹”的工作。

  王銳航表示,雖然已有不少職業拳擊組織進入中國,但對於經營模式大家都還處於探索階段。“如果隻依靠政府的補貼、贊助商的資助辦一場金腰帶的比賽吸引眼球,這樣的方式是不可持續的”,王銳航說,“想要實現中國職業拳擊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首先要把根基打牢,靜下心來培育市場,打通與社會大眾的聯系。”

  基於這種原因,IBF中國區在國內打造了3個級別的金字塔形IBF中國職業拳擊聯賽體系,同時開展教練員、裁判員以及青少年職業拳手的從業者培訓。“雖然去年也出現過培訓出來的裁判去給別的組織吹比賽的現象,但職業拳擊在中國隻靠一家做不起來,需要大家一起來做這份事業,因此需要‘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王銳航說。

  職業拳擊在中國的基礎仍然比較薄弱,王銳航坦承,目前針對職業拳擊國內還欠缺相應的組織規范,造成發展態勢略顯混亂,“普及光靠我們一個組織來做是很難的,希望有更多的組織能夠加入進來一起為職業拳擊的普及做貢獻,畢竟市場發展起來之后,我們每個人都是受益者。”


  《 人民日報 》( 2016年05月08日 08 版)
(責編:馬麗、趙竹青)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