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觀瀾

服務不隻在賽道上——引領馬拉鬆健康發展的思考之二

劉碩陽

2016年06月21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場馬拉鬆賽的服務,絕不僅體現在42.195公裡的賽道上,也不隻發生在從鳴槍開跑到最終關門的6個多小時內

“服務”二字,對國內眾多馬拉鬆賽事主辦者來說,毫無疑問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在賽事審批放開、地方政府和公司企業辦賽熱情高漲的情況下,一項賽事服務質量的高低,某種意義上決定著其未來的命運。以服務水平為標尺,引領辦賽能力的提升,應當成為對一項賽事能否生存發展下去的基本判斷。

然而,如何打好服務這張牌,不少主辦方還沒有摸到門道。“本次賽事招募了若干名志願者、動用了若干輛救護車”,很多賽事的相關服務,更多只是體現在一些“標准化”數據上,便於日后總結匯報,而非真正融入跑者的需求與感受之中。“工作人員看到我們完賽后很疲勞,都是蹲著或者跪著為我們挂上了獎牌”,如此貼心的服務難以得到數據的支撐,卻能夠成為選手難忘的回憶。

國外不少馬拉鬆賽事的服務體貼實用、細致入微,首先源於馬拉鬆精神和文化的深入人心。而一場馬拉鬆賽的服務,絕不僅體現在42.195公裡的賽道上,也不隻發生在從鳴槍開跑到最終關門的6個多小時內。

大眾馬拉鬆在我國處於快速起步階段,滾雪球式的人口增長為辦賽帶來了直接動力。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國內馬拉鬆文化、禮儀,乃至一些參賽、辦賽的基本理念並未真正形成共識和氛圍,這種發展“軟環境”的營造,對馬拉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遠比僅追求賽事數量的增長更有價值。

將眼光放在更寬廣的賽道之外,放在眾多跑者的日常參與之中,為馬拉鬆的社會化發展進行系統性的規劃與培育,這應當比單純的賽事服務更有價值。主動培訓,幫助跑友培養科學合理的參賽習慣,降低比賽中受傷或發生意外的可能性,是將預防風險的關口前移﹔在平時增加對馬拉鬆精神和文化的傳播,可以更有效地發揮志願者的作用。這既是給具體辦賽者的建議,更是對馬拉鬆運動管理者的要求。如何規范、監管馬拉鬆賽事的運營,如何推進諸多跑團的健康成長,都是以服務為宗旨、為馬拉鬆運動“扎根”的務實之舉。

馬拉鬆賽事服務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安保、交通、醫療、公益等多個方面。地方政府在調配多部門資源的過程中,往往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也考驗著城市綜合治理的能力。每一場馬拉鬆賽都想辦出特色、辦成品牌、傳之久遠。用發展的眼光看,相關的服務更不能局限在賽道上。雖然這些服務不會全部體現在紙面上、數據中,但對引領馬拉鬆健康發展來說,卻是培土固基的長遠之計。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21日 15 版)

(責編:張帆、楊磊)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