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訓練營實無必要藏著掖著,大大方方將國內外媒體請進來,讓大家聽聽、看看、問問,有利於傳遞中國體育開放進取的形象,也有利於澄清一些無事生非的憑空捏造
伴隨裡約奧運會日益臨近,人們對這一屆奧運會的關注度正在不斷提升。那麼,中國各支運動隊是如何進行賽前訓練的?各支運動隊來到巴西之后又是如何調整時差、適應氣候和場地的?直面人們的這些疑問,設在巴西聖保羅的中國奧運代表團賽前訓練營近日舉辦的媒體開放日活動,給人們帶來了及時而解渴的權威信息。
中國代表團在奧運會前設置國外訓練營始自倫敦奧運會,經實踐驗証是行之有效的備戰方式。作為中國選手在奧運大戰前適應奧運會舉辦地氣候、環境、時差的必要轉換階段,設立國外訓練營有助於提升備戰工作的科學化水平、精細化程度。事實証明,在國外訓練營適應、訓練一段時間之后再入駐奧運村,對於提升中國選手的適應能力與必勝信心都大有裨益。
這麼好的訓練方式與適應手段有沒有公之於眾的必要?這樣的話題之所以成為一種疑慮,恐怕更多與中國體育系統多年形成的賽前需要封閉訓練的固化思維相關。所謂的封閉訓練無非就是為了排除干擾、心無旁騖地專注於訓練,但封閉訓練的一個副產品就是容易造成主觀信息擠走權威信息的混亂局面。而封閉訓練的效果就一定好嗎?其實未必,適度增加抗干擾能力訓練難道不是更為科學合理地從實戰出發?
奧運大戰前在國外設立訓練營,這是一些體育大國的通行做法。對於這種與時俱進的備戰方法,實無必要藏著掖著,大大方方將國內外媒體請進來,讓大家聽聽、看看、問問,有利於傳遞中國體育開放進取的形象,也有利於澄清一些無事生非的憑空捏造。
以開放的心胸彰顯自信,以過硬的實力贏得榮譽,中國體育正走在前行的路上,相信這種前行的步履會越來越穩健。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01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