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不代表不行

本報記者  薛  原

2016年09月13日07: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用這話來打量殘奧會賽場,的確,每個運動員的背后都有催人淚下的故事,令人唏噓的磨難。造化弄人,命運不公,殘缺的肢體就在訴說這樣的不幸。

  但當你面對面地接觸殘疾人運動員,所感受到的並非生活的悲情。相反,他們的笑容和坦誠,讓人覺得再去渲染苦難都有些一廂情願。在這個社會中,殘疾人並不希望別人覺得他們要依靠“既不幸,也不行”而生活下去,他們更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是,咱們都是一樣的人。正如裡約殘奧會開幕式反復強調的主題——每個人都有一顆心,殘疾人身體是有不便,但內心世界是否健康、飽滿,更能決定一個人是否有機會去實現自我價值。

  坐在輪椅上的游泳運動員張麗,笑呵呵地向記者描述教練當年是怎麼“把自己扔到水裡去的”﹔走下賽場的乒乓球選手馮攀峰,興致勃勃地說起上學的事﹔舉重女將譚玉嬌直言自己是個“要強的人”,“體育讓我的內心強大”。

  他們對體育感恩,對國家感恩,在直面身體障礙的同時,對生活抱有務實的憧憬,並希望能積極去爭取實現。

  這樣的人生態度,誰能說他們的生活不健康?

  2004年在雅典,我第一次採訪殘奧會,有個細節記憶猶新。當一名舉重選手拿到冠軍后,想告訴家裡這個喜訊。我拿出手機遞給他,撥通之后,他淚如雨下。他們希望通過體育改變命運的願望如此強烈,在社會對殘疾人群體還未能普遍擺脫“另眼相看”的態度時,這樣的願望可以理解。

  這樣的願望如今依然強烈,但同時,現在的殘疾人運動員無疑更為陽光開朗,更為自信獨立。他們相信拼搏可以改變命運,也希望盡力去充實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們是不幸,但不代表不行。”在殘奧會的賽場上,殘疾人通過體育非常直觀地傳遞給人們這樣的訊息。

  如果你因此有所觸動,是否也可以從自己的印象裡做出些改變了?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13日 15 版)
(責編:郝帥、胡雪蓉)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