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游泳、滑冰、做瑜伽……

商場,還可以這麼“逛”

本報記者  范佳元  季  芳

2016年11月18日08: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北京市朝陽區CBD(中央商務區),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商業氣息扑面而來。時尚購物街區“世貿天階”坐落於此,中心街區正上方懸挂的6000平方米巨型LED屏幕,讓世貿天階成為北京的地標和旅游景觀之一,屏幕下人群川流不息。

  今年夏天,世貿天階中心街區的東端,佔地1200平方米的“北京市籃球文化中心”拔地而起,引人矚目,項目創始人夏鬆把它稱作“天階籃球聖殿”,“我們15天就蓋起來了,整個場館都是按NBA(美國男籃職業聯賽)標准建立的,他們有的,這裡都有。”夏鬆說。

  體育設施陸續進駐

  體育用品商店開在購物中心,完全不是新鮮事兒,但商場的體育消費從“實物型”走向“服務型”,還是近兩年的新現象。

  2015年7月,中國田徑精英賽中的一站——男子跳高精英賽在世貿天階舉行,8名國內頂尖跳高選手為現場觀眾近距離地獻上了一場精彩對決。最終山東名將張國偉以2米28的成績獲得冠軍。張國偉說:“(比賽氛圍)非常好,也很刺激我,讓我很想去表現。”

  如果說一次觀賽體驗不能給商務區和顧客留下什麼印象,那麼“天階籃球聖殿”明顯帶著更大的抱負。

  “採用NBA賽場一樣的地板,有主、客隊更衣室,還有供球手使用的淋浴房,3個貴賓包廂,700個固定座位,10個攝像頭轉播比賽,觀眾自由出入……”夏鬆如數家珍般地介紹這座籃球館的特點。場館外牆的裝飾畫記錄著中國籃球發展歷史上的閃光時刻﹔臨街的展櫃陳列著當季最流行的體育時裝、用品﹔場內天花板採用透明設計,可以直接看到天階大屏幕。“這是無與倫比的籃球館。”NBA中國首席執行官舒德偉這樣評價。

  不光在世貿天階,在不少地方,瑜伽館、游泳館、健身房等就像餐飲、電影院、兒童游樂場等商家,陸續進駐商場,已成為一道新的風景線。

  北京零度陽光體育文化有限公司在北京市的購物中心經營著3塊冰場,經理楊超對此很有體會,他說:“在2000年前后,北京商場內的冰場其實就隻有3塊,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冰場進入商場,我們公司在全國有20多塊冰場,都建在商場裡。”

  體育消費積聚人氣

  初冬的北京,即便穿著羽絨服走在室外也會覺得冷。世貿天階籃球館裡,幾個孩子在教練員的帶領下卻練得滿頭大汗。他們參加的是天階籃球特訓營的培訓。“怎麼知道這裡教籃球?”“逛街路過看到,所以就帶孩子來試試。”這樣的問答非常普遍。

  “消費者在電商那裡都買不到實際的運動體驗,必須到現場,這是運動作為商品區別於其他商品的地方。”這也是夏鬆敢於在寸土寸金的CBD開籃球館的信心。同樣的商業邏輯,楊超也十分贊同:“盡管現在電商大行其道,但是體驗式的服務需求在購物中心多了起來。”

  近些年,在電商的沖擊下,一些實體店從商場撤退。拿什麼填補空位、重聚人氣?商業地產注意到了體育經濟的優勢,看重它們能“帶人氣”進場。夏鬆介紹,現在逛世貿天階多了一個選擇——看人打籃球,場上不乏現役或退役的籃球明星登場亮相,“每當這時,圍觀的人就特別多”。

  北京奧中世貿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朱穎雯透露,世貿天階計劃在今年年底在中心街區另一側建設冰場,同時重新整合地下一層的餐飲店鋪。

  從商場的角度來看,購物中心是個多功能載體,業態豐富是最佳的效果。北京朝陽大悅城在開業之初就引入了零度陽光公司的冰場,再加上3個樓層的餐飲、“藍天城”大型兒童娛樂場所,“這就是一站式購物,全家都可以消費。”楊超說,“商場對冰場期望就在這裡,你能吸引客流,滑冰之后勢必還會有其他消費。”

  體育氛圍有待培育

  一位送孩子學籃球的母親告訴記者:“我感覺商場裡的培訓機構師資更豐富、人脈更廣。”確實,天階籃球特訓營裡的兩位教練來頭不小,一位是今年剛退役的CBA(中國男籃職業聯賽)北京隊球員陳世東,另一位是具有執教國青隊經歷的教練李克。學費自然也不低,一節兩小時的課得260元。一位工作人員說:“這其實已經是折扣價,如果不教真東西,帶著做游戲倒是簡單,但那是糊弄。”

  無論如何,高定價肯定會“嚇走”一些消費者,但楊超認為,除了場館維護、能耗以及地租等,師資是體育培訓機構的主要成本,應該舍得投入,“要第一時間讓學生接觸到精髓,找半吊子來教盡管省錢,但是也把培訓業做進了死角。”

  財務成本還不是商業體育機構考慮最多的問題。“以前地少人多,滑冰市場還是賣方市場﹔這兩年冰場猛增,變成買方市場了。場地出來了,滑冰的孩子在哪?”楊超說。這也是進駐商場的體育機構經營者的心聲:不能指望“散客”的偶然行為。

  “走進商場,兜裡100塊錢,吃飯?看電影?還是運動?”這是很多消費者要面對的問題。夏鬆坦言,我國學校體育教育欠賬較多,社會體育氣氛缺失,運動並沒有完全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在商業中心位置建立一座籃球館,就是提醒人們不要‘宅’在家裡”。因此,夏鬆更願意把世貿天階籃球館定義為文化展示機構。

  確實,以體育為名做生意和以體育事業為基礎做生意,是對體育產業截然不同的兩種理解方式。正如楊超所說:“需要有運動人口做基礎,體育經濟不能做成空中樓閣,不然隨時會坍塌。”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18日 23 版)

(責編:胡雪蓉、楊磊)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