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如何“+”出名堂(體壇走筆)

王  萌

2016年12月09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跨界”已成近年來一大熱詞,企業跨界投資、明星跨界創業、產業跨界融合……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對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服務領域的消費政策做出調整。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交織在一起,使“跨界”成為體育的重要屬性,也為“體育+”提出更高要求。

  體育如何“+”出名堂?這不僅是行業從業者正在探討的話題,也是事關人民群眾參與幸福產業消費的切身問題。近年來,中國體育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表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行業內部也有“體育產業將迎黃金10年”的預判,更有以互聯網巨頭BAT、零售巨頭蘇寧、地產巨頭萬達為首的跨界企業頻頻進行體育產業布局。

  行業自信源於政策支持。為了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搞好體育跨界實踐,國家政府部門已出台了系列政策意見。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馮建中曾明確表示,今后的工作重點會放在大力培育體育消費上。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擴大體育消費,正是做大體育產業蛋糕,搞好體育跨界的關鍵。

  擴大體育消費,需要創新商業模式,探索新的產業領域。“體育+”不妨在垂直領域發力,在各個細分行業滿足民眾參與需求。各類跑步軟件不但豐富了跑者的運動體驗,還滿足了其社交需求﹔騎行軟件不僅便利了用戶的出行活動,還推動了單車運動的民眾參與……近期,各地“體育+旅游”系列活動興起:江蘇常州舉辦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廣東省韶關市舉辦的徒步穿越丹霞山活動,河北張家口舉辦“健康河北歡樂冰雪”系列活動,新疆打造“喀納斯國家冰雪公園”旅游品牌……體育旅游正成為當前行業跨界風口。

  當然,“體育+”思路還需拓展,通過“體育+”可催生系列產業,如文體娛樂、服裝制造、醫療服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的培育,需要提高供給結構對消費需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體育產業發展離不開民眾參與,搞體育跨界,要切實研究和把握民眾需求,引導民眾參與,營造體育文化。通過體育+真人秀、體育+電影、體育+動漫等形式,深入民眾日常文化消費,引導民眾廣泛參與。

  以日本為例,其體育動漫和一些運動的崛起和普及有著緊密的關系,不少人參與某項體育運動最初都是受了動漫的影響。《灌籃高手》《足球小將》《網球王子》等被日本媒體評為“影響自己開始運動的體育漫畫”,而《灌籃高手》於上世紀90年代被引進中國,風靡一時,也激發了一大批中國青少年參與籃球運動的熱情。

  體育不只是專業競技,更是大眾活動。社會和民眾的支持感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搞清楚“體育+”與每一個人之間的關系,擴大體育消費,引導民眾參與,逐步讓體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實現“體育+”的轉型升級。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言,“改變需要時間發展”,“體育+”除了時間,更需要的是支持和參與。

(責編:胡雪蓉、張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