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嬉雪成風尚 中國大地涌動冰雪熱潮【2】

科學集約推進冬奧基礎建設
“鳥巢”在推廣冰雪運動的同時,也通過舉辦世界單板滑雪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國際品牌賽事,提升在雪上項目中的自身“硬實力”。而與“鳥巢”相望的“水立方”在2022年將變身“冰立方”承辦男、女冰壺和輪椅冰壺項目比賽,“水立方”比賽大廳將轉變成為設有4條冰道的標准冰壺賽場。
另外,“水立方”還將利用南廣場的地下空間,鋪設8000平方米冰場,建成后的冰場在冬奧會舉辦期間作為訓練場地,平時可作為面向群眾開辦的冰場,集滑冰健身、冰上培訓、體育旅游、演出活動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重要平台。
“鳥巢”和“水立方”在傳統田徑體育場和游泳館的基礎上,向冰雪場館轉換,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提升了冬季運動的群眾基礎,曾經輝煌的奧運遺產也將重獲新生。
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將進行高山滑雪、雪車、雪橇3個大項的比賽。其中,高山滑雪被譽為冬奧會“皇冠上的運動”,對場地要求極高,垂直落差、氣候、水源等都必須合乎標准。國家體育總局專家曾多次考察,最終選定延慶境內的小海坨山作為高山滑雪場地。
小海坨山像一面屏風橫亙於首都西北,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評選出的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除了山地條件適宜修建高山雪場外,小海坨山區獨特的氣候條件、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優質的空氣質量也是承辦冬奧會的優勢。
小海坨山位於北京與張家口的中間點,交通便利,方便了賽事期間轉場。延慶在承辦2019世界園藝博覽會前,將打通興延高速、京張高鐵兩條交通動脈,屆時,北京張家口兩地之間的鐵路旅行時間縮短到1小時左右,不但將張家口納入北京“一小時生活圈”,更為北京到冬奧會場館的出行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冬奧組委積極培養專業人才隊伍
作為曾經舉辦過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城市,北京的奧運人才優勢凸顯。據悉,北京冬奧組委目前設置9個部門和2個運行中心,現有工作人員170名,其中60%參加過北京2008年奧運會籌辦和2022年冬奧會申辦工作。
北京冬奧組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使北京冬奧會更好地體現“以運動員為中心”,發揮運動員在籌辦工作中的作用,北京冬奧組委計劃在適當時成立運動員委員會。
2016年,北京冬奧組委開展了各種培訓,如選派79名工作人員參加裡約奧運會和殘奧會觀察員項目等。明年初,北京冬奧組委將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一批工作人員,包括聘請外籍專家。
北京冬奧會體育經理選拔和培養也是北京冬奧組委的一項重要工作。按計劃,一批體育經理候選人將在36項平昌冬奧會測試賽和世錦賽比賽中實施“影隨計劃”,跟隨競賽核心團隊負責人見習體育籌備和舉辦的核心環節,向平昌“偷師學藝”,在實踐中學習積累辦賽經驗,提升能力素質,培養鍛煉競賽人才隊伍。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