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深V系列評論
中文觀潮:堅決鏟除全運會亂象
——關於如何辦好全運會的思考之三
以往每到全運會年,一些基礎大項及耐力性項目會突然冒出一批好成績,一些再也無力征戰國際賽場的老將則會把全運會當成最后一站需要拼一拼的賽事。更加耐人尋味的是,一些退役名將還會選擇在全運會年復出。
但凡有悖常理之事不止一次發生,必有其內在緣由。而全運會的聲譽一降再降,既和這些突然出現的怪現象相關,也和全運會上曾經出現的假打、假摔、假判事件相關。
關於有可能出現的興奮劑問題,國家層面這些年三令五申、態度堅決,但一些地區一些隊伍一些教練也許並未放棄僥幸心理鋌而走險。至於說到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老將仍在堅持、那麼多名將選擇復出,恐怕還是因為全運會獎牌的巨大誘惑的確非其他國內賽事獎牌所能類比。
對於有些教練員、運動員來說,全運會獎牌的價值也許並不亞於奧運會獎牌﹔對於有些教練員、運動員來說,全運會獎牌也許意味著他們奮戰體壇的全部意義。全運會獎牌因為關系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成績排名而獨具價值,而這樣的排名也還牽系著很多體育官員的進退留轉。由此觀察,以全運會為聚合平台調動各地體育資源配置的作用是明顯的,而圍繞全運會獎牌的不擇手段爭奪,也大多是因為全運會獎牌的含金量實在太高。
對於各個參賽代表隊來說,想方設法用有限的資源與投入爭取更多全運會獎牌實屬正常。但不計代價、不擇手段牟取全運會獎牌,則直接損害全運會的聲譽與可持續發展。對於體育總局各運動項目中心來說,一定會有對一些在奧運會上為本項目做出貢獻的省區市投桃報李的想法,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全運會亂象的屢禁不止。對於第十三屆全運會推出的各地聯合組隊參加四人以下集體項目的改革舉措,一些項目中心舉棋不定、難以抉擇,似乎也能証明全運會改革觸動的是體育界內部多年來盤根錯節的利益藩籬。
辦好全運會,事關體育形象的重塑再造,事關體育事業的長遠發展。對於興奮劑隱患,必須採取零容忍的態度露頭就打、鏟除余毒﹔對於影響惡劣的全運會亂象,更要既從源頭上加以規避、也在實際處罰時形成震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