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綜合>>武術

張玉萍:傳統武術熱度不足 弘揚傳武任重道遠

2017年05月12日16:49 |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5月12日電(楊磊 楊喬棟)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中,中國功夫的身影屢見不鮮,但是中國傳統武術究竟是什麼?未來中國傳統武術要如何發展?近日,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張玉萍做客人民體育,暢談中國傳統武術未來發展之路。

張玉萍說:“隨著社會的發展,體育項目也發生了變革,在傳統武術的基礎上,中國武術孕育出了兩個類型,一個是武術套路,另一個是武術散打。這是經過體育化的改造,屬於體育的范疇。競技體育的目標是要進入奧運會,要在競技賽場上為國爭光,將此項目發揚光大。然而,從武術發展的社會屬性來看,當今武術更多的關注點在全民健身。正如國家提倡的全民健身戰略、健康中國戰略等,更多地是要為老百姓的健康服務。同時,這也是武術文化的一種傳承。”

“近些年,傳統武術在民間以它特有的形式在傳承著。譬如,在文化部評選的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項目、傳承人中,武術佔有很大的比例。而在80年代初,國家體委曾做過關於武術的挖掘、整理工作,也發現了很多好的拳種,最后經過專家認定並列出了129種拳種,后經認定,這129種就是我們傳統武術裡面的精華的拳種。而且它們都具有普遍的標准:第一,記載清晰,有據可查﹔第二,傳承有序﹔第三,群眾基礎廣泛。太極拳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受眾基數,正是因為它迎合了當代人精神和身體上的需求。契合了社會的發展,因此非常繁榮。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有幾千萬人在練習太極拳,而全球范圍內有上億人在練。”

張玉萍表示,中國武術是伴隨著中國人一生的文化,隨著年齡的不同,對武術的理解和習武的目的都有不同。“在孩提時代或青少年時期,練武隻為強身健體。通過練武術首先要體驗到中國傳統文化並努力傳承。其次要磨練一個健康的身心,練就一種民族精神。中年時期,隨著社會責任發生變化,習武更多地是保家衛國。而人到老年,習武的終極目標就是養生,追求延年益壽和養生保健的功效。”

近年來,中國傳統武術在推廣過程中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張玉萍說:“武術傳播面臨改革,唯有改革創新才有發展。應積極借鑒西方的體育文化傳播方式,汲取有益的傳播經驗和傳播模式、推廣模式等。設立武術學校是武術傳播的起始端,另外少體校、少年宮、學校武術隊、省市專業隊等也都在武術傳播鏈中相互配合,形成呼應。作為中國武術主管單位,目前設有社會活動部主管武術推廣工作。第一,打造武術平台,每年舉辦很多傳統類的比賽交流活動,鼓勵民間武師傳承﹔第二,創建100個武術之鄉。所謂的武術之鄉,一定要有它傳統武術的基礎,有大的人群,有它很特殊的特色。未來在指導、引導和鼓勵這些傳統武術的發展方面,還將進一步加大力度。”

(責編:楊磊、張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