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2017第十三屆全運會

全運會全方位走進新時代 開幕在即,天津全運會看什麼

本報綜合報道
2017年08月26日10:00 | 來源:錢江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開幕在即,天津全運會看什麼

  全運會主會場天津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場內景。新華社發  

  明天晚上,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火炬將在天津點燃。設立19個大項的群眾比賽項目,特邀全世界外籍華人、華僑中的高水平運動員參賽,鼓勵跨省、跨地區組合參賽,取消獎牌榜……和以往相比,這屆全運會完全呈現出了一番新的面貌。

  同時,在國際賽場上屢屢奪金的孫楊、久未謀面最近復出的寧澤濤、為了自己最后一屆全運會要努力畫上完美句號的張繼科、惠若琪、張培萌……四年一次的國內賽場,將成就誰的英雄傳說?

  明天在天津,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吸引力和新鮮感扑面而來,讓我們忍不住輕嘆一聲——你好,天津全運會!

  告別練兵模式,提倡全民共享

  本屆全運會的最大驚喜之一,就是廣場舞大媽等“草根”選手也可以登上全國最大的運動會舞台。

  在全運會開幕前,19個新增群眾體育項目已展開角逐。在這些項目中,既有龍舟、舞龍、太極拳、國際跳棋、橋牌、健身氣功、柔力球等大眾參與度高的項目,也有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輪滑、攀岩、航空、航海模型等時尚項目,更有普及度高的乒乓球、羽毛球、馬拉鬆等奧運項目的業余組賽事。

  告別“全運練兵、奧運奪金”的定位,天津全運會回歸“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初心,成為群眾運動健身的舞台。

  不僅如此,國家體育總局還首次邀請華僑華人運動員以個人名義參加全運會比賽。未來的全運會,不僅是全民參與的體育盛會,還有望成為全球華人運動員的盛大集會。

  當然,“全民共享”並非淡化競技體育。相反,在國際奧委會對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項目進行增設、調整后,本屆全運會的競技項目也相應作出調整,所有奧運會新設小項中,除柔道、小輪車外,其他均列入比賽日程。

  從金牌至上到跨省聯手

  本屆全運會的另一大亮點,就是取消全運會奧運金牌積分及全運會獎牌榜。全運會成績、金牌榜的排名,曾一度成為一些地方體育部門的“政績工程”。因“金牌至上”而導致的丑聞嚴重影響到競技體育的健康發展。取消獎牌榜,無論是各省區市代表團還是運動員個人,都能放下心理包袱,回歸體育本身,放手拼搏。

  中國花樣游泳標志人物蔣文文、蔣婷婷姐妹在2013年全運會退役、2015年結婚生子之后,勇敢復出逐夢,今年全運會上毫無懸念地奪得雙人冠軍﹔30歲的百米短跑名將張培萌將在全運會上演職業生涯的謝幕表演……運動員內心更加坦然,代表團的身上也少了壓力。

  本屆全運會鼓勵部分4人以下(含4人)項目跨單位組隊參賽,各省區市可以調動各自資源和優勢組建聯隊,既能調動各參賽選手和隊伍的積極性,也為奧運備戰確立“強強聯手”的固定組合打下基礎。同時,這些聯隊也將沖擊部分省區市的優勢組合項目,為賽事增加更多懸念。

  從奢華排場到特色溫馨

  開幕式上,全運會火炬如何點燃?這成為最近全國老百姓討論的熱門話題。據悉,本屆全運會開幕式將以體育儀式為主,文體展演為輔,更大限度體現體育的元素。

  天津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眾多曲藝形式發源、興盛和發展之地,開閉幕式中也會最大限度地展現天津地域文化特色。

  開幕式不再“燒錢”,“講排場、求奢華”的辦賽模式逐漸成為歷史。通過辦賽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已成為全運會新風尚。

  目前,本屆全運會各競賽場館都已建設完畢,等待啟用。為保証高效、安全及美觀,多項創新技術應用到了全運場館建設中。本屆全運會共有47個比賽場館,在利用11個現有場館的基礎上,提升改造15個場館,並新建21個場館,其中4個由市體育局集中建設,10個分布在高校內,兩個建設在郊區,5個由社會力量建設。

  這樣的場館布局充分考慮了體育資源的節約和利用最大化,使比賽場館建設與高校教學、體育訓練、全民健身活動及體育產業發展相結合,提高社會參與度。

(責編:張帆、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