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有了高科技“千裡眼”

昨天,記者來到位於復康路的全運會主新聞中心、廣播電視中心,在這座9層高的建筑中,匯集了本屆全運會重要的網絡設備和尖端技術,賽時主要承擔新聞發布、電視轉播、視頻會議、總體調度等功能。
走進位於9層的技術運行中心,牆上的大屏幕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實時顯示著賽場畫面、數據和網絡情況,天津移動集團客戶部產品經理李根坐在電腦前,各個賽場的畫面正是經過他的操作傳輸到大屏幕上。他告訴記者,本屆全運會中46個比賽場地安裝了視頻調度指揮系統和設備,可以及時提供視頻指揮、調度和轉播服務。
這套系統和終端有一個形象的名字──“4G千裡眼”,坐在辦公室裡,就能夠體會到縱觀全場的感覺。李根介紹,除了實時監控,這些視頻還能滿足轉播需求,例如一些較高的點位不適合使用現場攝像機,就可以隨時切換視頻調度指揮系統的畫面用於轉播。
“您看這個畫面,和電視的清晰度沒有什麼差別,而且可以拍攝比較難拍的角度。”李根指著大屏幕說,“即使遇到斷電的情況,設備也能自身供電,有線網絡、4G網絡雙重保障視頻傳輸正常。”
承擔著第一時間監測記錄賽場情況的職責,硬件設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李根和同事們全天都要在新聞中心值班,以便出現問題隨時解決,雖然每天面對大屏幕,但也無暇觀看精彩的賽事。“我們有三層技術保障,值班人員每天來到中心后要檢查設備,了解當天重點保障任務,確認網絡設置和權限﹔技術人員在場外,負責應急維修﹔每個比賽場館還有工作人員對終端進行現場保障。”李根介紹。
同樣來自天津移動集團客戶部的張志杰從今年4月開始參與全運會籌備工作,按他的話來說,每天都有許多內容需要協調聯動,“電話都接不完”。此外,場館之間、場館和指揮中心之間需要不定期召開視頻會議,其中的管理系統和技術支持也是由他所在的部門提供。
不過,張志杰也表示,相比於現在,最忙的時候還是全運會前的准備階段,公司一共派出了100多名員工到各個比賽場館安裝、測試設備,因為部分安裝點位比較高、時間緊,也遇到了不少困難。正是由於前期的充分准備,才有了現在視頻調度指揮和轉播工作的順暢有序,呈現給觀眾“有聲有色”的全運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