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體操賽制向奧運會靠攏

全能型是方向

本報記者  季  芳

2017年09月05日07: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最后一項單杠比賽開始前,北京隊選手肖若騰與福建隊選手林超攀之間的差距隻有0.067分。因此,最后的單杠角逐,肖若騰拼了,他挑戰了全場的最高難度,不過遺憾的是,兩次掉杠,挑戰失敗。

  在9月4日晚結束的第十三屆全運會體操男子個人全能決賽中,林超攀憑借一路的穩健發揮成功摘金,而肖若騰卻因在最后一項單杠項目上出現了掉杠的重大失誤,拱手讓出了自己的領先優勢,遺憾地無緣獎牌。

  本屆全運會,體操團體比賽賽制首次向奧運會靠攏,採用了6—4—4賽制,即每隊有6人出場,4人上場參賽,4人的成績將全部計入最后的總分。

  倫敦奧運會在賽制上的變化、裡約奧運會遭遇成績“滑鐵盧”,屢屢為中國隊敲響警鐘,中國體操正在從以往隻重視發展單項,逐步回歸到團體、全能並重的發展路線上來。

  國家體操隊領隊葉振南認為,全運會採用新規則,其實是釋放出了一個信號:未來,體操項目將越來越倚重於全能型選手的發揮。“這一變化考驗的不僅是選手的臨場發揮,更是他們兼項的能力,參賽隊員不能有弱項,隊伍才能取得好成績。”葉振南說。

  據介紹,2020年東京奧運會,對於團體賽的賽制設置會更為嚴苛,將採用4—3—3賽制,這意味著團體比賽時,各隊隻能派出4名選手出場。葉振南表示,盡管中國體操的全能型選手在近兩年有所增加,但是面對這樣的高要求,依然要在排兵布陣方面費一番功夫。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05日 20 版)

(責編:郝帥、胡雪蓉)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