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評論

體壇深V

中文觀潮:因地制宜辦賽應為鐵律

李中文
2018年01月04日08:45 |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小字號

在人民網牽手中國田協舉辦的“健康中國”馬拉鬆系列賽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兩個馬拉鬆賽:一個是被戲稱為大閘蟹馬拉鬆的高淳馬拉鬆,一個是有水果馬拉鬆美譽的大荔馬拉鬆。

高淳盛產大閘蟹,在這裡將大閘蟹巧妙引入比賽,既提升了比賽的趣味性,更讓賽事成為推銷地方特產的上佳平台﹔大荔是個農業縣,通過馬拉鬆賽事展銷這裡的特產水果再好不過,更好的效應則在於就地取材辦賽同樣可以將賽事辦得風生水起。

由此想到數十年前辦馬拉鬆賽就要慎重面對的大問題:支撐一項賽事長久辦下去的理由,究竟是馬拉鬆賽事中難得一見的造血功能、還是被一些花裡胡哨的概念架在那裡上不著天下不著地?類似的問題,直到今天依然存在,而且同樣是辦賽必須解決好的問題。

不管從哪個角度說,成就一項馬拉鬆賽事,沒有政府和社會各界拿出真金白銀、人力物力支持,那是很難成行的。但一項馬拉鬆賽事靠著各種幫襯辦了起來,就要考慮如何自力更生活下去,畢竟僅靠輸血而不是造血活下去的概率很小。更何況,鼓勵各種層級的馬拉鬆賽事雨后春筍般出現,為的是給愛好者提供參與平台,為的是借助賽事推動全面健身事業發展,為的是通過辦賽推動體育產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如果僅僅將辦馬拉鬆比賽當成一個炒作概念的平台,那遲早要為此種短視行為付出沉痛代價。

國內馬拉鬆賽事越辦越多、發展態勢越來越好,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要葆有一份清醒,而因地制宜辦賽理應成為這份清醒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裡所說的因地制宜,既有對賽事規模、定位的合理把握,也包括辦賽過程中巧妙運用當地資源的聰明智慧。正因如此,為持續辦好單項馬拉鬆賽事計、為推動國內馬拉鬆良好發展勢頭計,因地制宜辦賽理應成為鐵律、成為剛需。

國內馬拉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而國內各個層次的馬拉鬆賽互相依存度也很高。一旦炒作之風漸長、務實行動日少,則整個行業發展就有可能走偏。期待更多小城市能從大荔馬拉鬆、高淳馬拉鬆的得當運作中汲取有益經驗,期待國內馬拉鬆在野蠻生長之際仍能有所尊崇、有所敬畏。

(責編:張帆、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