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建隊 中國雪車隊獲得冬奧會參賽資格 

本報記者  季  芳

2018年01月19日04: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5年才正式組建的中國雪車隊如今已有喜訊傳來:記者日前從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獲悉:中國雪車隊已獲得平昌冬奧會雪車項目兩個男子雙人車參賽資格、一個男子四人車參賽資格,以及鋼架雪車男子項目一個參賽資格。中國選手的身影將首次出現在冬奧會的雪車賽道上,這不僅創造了歷史,也是對過去兩年各方積極努力、彌補短板的肯定。中國雪車正從逆境中起航,努力探索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建隊兩年取得多項突破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專業性強、受場地局限大,雪車雪橇項目在中國沒有開展,直到2015年,以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為契機,中國雪車隊正式成立,才填補了中國在這一項目上的空白。

  組隊時間短,但中國雪車隊爭分奪秒,積極爭取參加國際大賽,抓住機會提高水平。去年大年初一,國內還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春節氣氛,中國鋼架雪車隊已經在美國的普萊西德湖進行了幾天的訓練和比賽。當天,來自內蒙古的隊員耿文強獲得了洲際杯第五名,創造了新的個人最好成績,同時創造了中國鋼架雪車的歷史,也為隊伍增添了一分喜氣。

  2017年2月,中國隊首次亮相雪車世錦賽。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獲得世錦賽資格,對隊伍而言已實屬不易。更令人驚喜的是,在女子雙人雪車比賽中,應清/馬園園兩名選手在前三輪排名第二十位,順利獲得了決賽權,中國選手首次闖入雪車世錦賽決賽。

  “我們有的隊員很有舵手的天賦,也不缺乏勇敢的精神。”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雪車雪橇部部長胡潔曾說,“雪車雪橇有一定危險性,但隊員們在訓練中即使受傷也不畏懼,很拼命,有一股韌勁兒。”

  進入冬奧賽季,世界各隊對冬奧會積分的爭奪日趨激烈,中國隊前進的腳步也在繼續。雪車世界杯首站比賽,耿文強在男子鋼架雪車全部31名選手中排名第七,再創佳績,也實現了中國選手在雪車世界杯上參賽和完賽“零的突破”。他的成績,被國際雪車聯合會官方網站稱為“本站比賽最大的驚喜”,而耿文強也成功地將驚喜延續到了最后——經過近一個賽季的努力,截至2018年1月15日,他在國際雪車聯合會的排名為第二十七位,為中國隊鎖定了一個平昌冬奧會參賽名額。與此同時,雪車項目,在全隊的共同努力下,由邵毅軍、李純健等隊員獲得了兩個雙人車和一個四人車項目的冬奧會參賽資格,同樣創造了歷史。

  科學訓練將是重中之重

  由於長期的項目空白,雪車雪橇國家隊成立之初面臨著巨大的人才缺口。為了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體育總局啟動了跨項跨界選拔冬季項目人才工作,幾次進行選拔測試,為彌補冬季運動“短板”提供了支持。2015年,國家雪橇、鋼架雪車、雪車隊先后成立,根據項目特點,隊員主要是從田徑、重競技等項目轉項而來。來自上海的應清就是從田徑女子100米欄轉項進入雪車國家隊的,自身的天賦加上不懈努力,讓她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就獲得了世錦賽的參賽資格。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長高學東表示,國外有田徑運動員或橄欖球運動員轉項練雪車的先例,這個項目需要運動員有力量,還要有速度。“比如練過短跑的運動員在雪車助推跑的時候會有比較好的爆發力,能讓車達到較快的出發速度,在跨項選材的時候運動員的身體條件和項目特點都會成為重要的參考因素。”高學東說。

  不過,從夏季運動到冬季運動,其間的項目鴻溝該如何跨越?“雪車項目的時速最快能達到140公裡,開始訓練都是讓隊員低速練習,先滑半程。”高學東說,“對於新開展的項目,運動員和我們的教練員都需要一個適應和熟悉的過程。”

  聘請外教讓中國雪車雪橇隊從組建開始就站上了高起點,不過與此同時,隊伍也一直在努力尋找科學、有效且適合中國選手特點的訓練方法。去年夏訓時,隊伍特意聘請了專家團隊,為運動員進行心理疏導。由於雪車項目速度快、危險性高,加上很多隊員對項目不了解,及時的心理輔導有利於排解運動員在賽道上可能產生的負面情緒。此外,冬運中心雪車雪橇部還聘請了營養、醫療、體能等方面的專家團隊多次下隊指導,為隊員們量身制定營養補充、傷病治療等方案,並提出科學的訓練建議。

  “跨界跨項選拔人才只是走出了第一步,使隊伍從無到有,后面科學的培養和訓練才是重中之重。”高學東說。

  發展短板有待全面彌補

  與其他眾多的雪上項目一樣,缺少場地是制約中國雪車雪橇項目發展的一大瓶頸。目前,中國還沒有雪車雪橇的標准賽道,國家隊的訓練隻能常年在國外進行。而在世界范圍內,國際雪車聯合會認証的標准賽道也隻有15條,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亞洲多國,其中德國擁有4條賽道,有利的場地條件也使得德國多年來處於雪車雪橇項目的世界領先位置。

  以籌辦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北京延慶正在建設世界上第十六條標准賽道,也是中國的第一條雪車雪橇賽道。這條賽道建成之后,運動員的實戰訓練不必每次都遠赴國外,同時中國舉辦雪車雪橇國際大型賽事也將成為可能,場地建設將為雪車運動在中國的發展搭建起重要平台。

  “我們如果有了便利的場地條件和訓練條件,進步會很快。”哈爾濱體育學院院長朱志強認為,雪車雪橇有一定的技巧性,比較適合亞洲人開展。

  不過比起世界強隊,中國的雪車雪橇仍然存在著10年以上的發展差距。人才短缺問題突出,不僅專業運動員缺乏,項目的專業服務人才同樣數量寥寥。

  “我們的雪上隊伍跟外教的學習應該是全面的、全方位的,”高學東認為,在本土教練的培養、裝備的維護和研發及建立科學的訓練模式等方面,中國隊要做的還有很多。

  提升公眾對雪車雪橇的認知度和關注度,也應成為未來的發力點之一。即將到來的平昌冬奧會將成為項目在國內的“圈粉”良機,不過如何擴大群眾基礎,為大眾提供更多了解甚至親身體驗的機會,還需各方繼續創新思路、不斷探索。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19日 20 版)

(責編:王仁宏、胡雪蓉)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