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背景下的CBA聯賽變局期待更多精彩
遼寧體育館震天的歡呼聲中,遼寧本鋼捧起了球隊歷史上第一座CBA聯賽總冠軍獎杯。對於向往、沖擊了冠軍23年,6次倒在總決賽門前的遼寧男籃來說,這是厚積薄發、夢想成真的時刻﹔對於首次嘗試“管辦分離”,見証了聯賽歷史上第七支總冠軍球隊產生的CBA聯賽來說,這也是期待更大變局、更多精彩的開始。
2017年6月,中國籃球協會與中籃聯(北京)體育有限公司,即CBA公司簽署協議,將CBA聯賽的競賽權和商務開發權授予后者,授權期間,CBA公司將獨立運行CBA聯賽的競賽和商務兩大職權,中國籃球協會隻履行監管、指導、服務等職權。這是中國籃球歷史乃至中國體育歷史上很重要的時刻,意味著已經有22年發展歷史的CBA聯賽將迎來“管辦分離”的全新發展階段。
“管辦分離”后的首個CBA聯賽賽季,施行的第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將前八名球隊直接入圍季后賽的規則調整為前六名直接入圍,第七至第十名進行三戰兩勝的附加賽。從賽制的角度說,在季后賽前至多增加6場比賽,對於聯賽總體沒有造成根本性的影響,但這一小小的改變極大地激發了聯賽整體的競爭活力——有能力爭奪前六名的球隊全都不願意落到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希望在季后賽大戰前養精蓄銳,用最好的體能、狀態准備季后賽,因此從首輪比賽開始,就力爭贏得每一場勝利﹔而對於實力排位在第七到第十乃至十名開外的隊伍,也不用擔心季后賽名額有限,最終落得“陪太子讀書”的結局,隻要全力以赴,都有沖擊附加賽的機會。事實上,聯賽最后幾輪,排名積分榜十二、十三的球隊也都有挺進附加賽的機會。
賽制微調提升了常規賽的精彩程度,也讓季后賽爭奪愈發激烈:通過附加賽獲得季后賽參賽資格的北京首鋼、深圳馬可波羅給常規賽第二遼寧本鋼、第一浙江廣廈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兩隊在涉險晉級的同時,也都調校出了各自的最佳狀態,最終會師總決賽,為本賽季CBA畫下了圓滿的句號。
另一方面,為了保証比賽的公平、公正,CBA公司也力推對裁判執法、視頻回放技術的改革。或許在某些具體的比賽場次,頻繁的停哨觀看回放,對於比賽的節奏、流暢性造成了一些影響,但從長遠看,CBA聯賽的公信力、品牌價值正在被進一步放大。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聯賽中出現的錯判、漏判,CBA公司也沒有採取“內部處理”的辦法,而是適時向社會公開,這也讓CBA聯賽的形象直線上升。
為了讓CBA聯賽真正成為本土球員成長、成熟的最佳平台,CBA公司還計劃未來五個賽季對外援,尤其是亞洲外援的數量、出場時間做出進一步調整,給本土球員更多鍛煉、提升的機會。從本賽季聯賽情況看,包括胡金秋、趙岩昊、吳前、於德豪、俞長棟等在內的年輕球員出場時間、個人表現均有所提升,改革顯現出了正向的效果。當然,本土球員的成長也得益於國家隊層面的改革,從去年開始,中國男籃國家隊從以往的“單國家隊”建設調整為“紅、藍兩隊”,或許從球隊戰績上,要付出一些代價,但大量本土優秀球員都得到參加國家隊集訓,通過國際高水平比賽提升能力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講,CBA聯賽的改革與中國籃球的整體改革是密切相關的,也唯有建立在更高站位、更強基礎上的改革,才更具前瞻性、延續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