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在2018中國小籃球論壇上發表演講。 |
近日,廣東梅縣某中學的原創“足球操”引發輿論熱議。名為足球操,卻連足球都不碰,如此運動方式讓不少人“摸不著頭腦”。體教結合怎麼搞?青少年的運動習慣如何培養?在各方競相探索的過程中,小籃球的發展或許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解決方案。
小籃球,顧名思義,在許多方面都比標准籃球“小”——參賽人數少、隊員小,比賽的用球、場地、籃筐高度等都要“小一碼”。“小”的目的,就是為了在12歲及以下少年兒童中開展籃球運動。從2017年首次推出以來,小籃球運動已在全國開展一年。目前,小籃球聯賽已經在全國25個省區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開展,吸引了超過10萬名小球員參加。在日前舉行的2018中國小籃球論壇上,中國籃協主席姚明說,希望通過小籃球讓更多的孩子愛上籃球運動,夯實中國籃球的塔基,發現更多籃球人才。
雖然僅僅一年,但小籃球已經完成了很多工作。有了全國聯賽的引領,讓孩子們有比賽可打﹔有了制度的保証,小籃球的規則和運動員登記制度逐步完善﹔有了各方力量的參與,從各級籃協到各地的小學、社會機構和社會力量﹔教練的培訓、數據的完善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種種舉措,都為小籃球的普及和發展助力良多。
體教結合的目的,是為了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通過體育運動,讓青少年身體健康,並從中培養合作、規則等社會文明意識。體與教的融合,就是體育與教育發揮各自優勢,真正聚焦兒童和青少年成長。
小籃球的推廣,其實就在朝這樣的目標努力。一方面,注重根據不同的年齡段為孩子配置不同的“運動處方”,讓小籃球運動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另一方面,以學校為根據地,讓小籃球發揮強健體魄、培養能力的作用。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未來的小籃球不僅能夠實現孩子們的健康夢想,也能夠為中國籃球創造更精彩的未來,開拓體育事業的新領域。
對任何一項有志於走進校園的體育運動來說,有標准、有規范、有人才、有制度,都是必備要素。隻有這樣,體育的教育作用才能實現。對小籃球而言,未來除了標准的制定者繼續“給力”外,還要有更多的運營者以及學校和社會力量參與其中,讓小籃球的大夢想盡快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