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文化 注重推廣

韓信杯 十年講好象棋故事

本報記者 鄭 軼

2018年12月20日04: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胸有雄兵百萬,布局於方寸棋盤之內,比拼於一招一式之間。此般對弈之趣傳承千載,不知令多少愛好者沉醉其中。“凡有井水處,皆有下棋人”,這句俗語生動詮釋著象棋深厚的群眾基礎。

  而今,象棋已不僅是棋友之間的紐帶,更變成文化交流的橋梁。

  “淮陰·韓信杯”象棋國際名人賽走過10年,從象棋鼻祖韓信故裡——江蘇淮陰,走向世界。透過尺牘棋局,讓世界觸摸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與智慧。

  海外辦賽取得突破

  12月12日,在第十屆韓信杯開幕式上,象棋特級大師趙鑫鑫身著古代鎧甲亮相,收獲“人氣王”大獎。7次赴約韓信杯,使他成為參賽次數最多的棋手。“在國內,韓信杯堅持辦賽10年,不僅樹立起品牌,也為象棋海外推廣貢獻力量。”趙鑫鑫感慨。

  長期以來,象棋的海外交流基本局限於派棋手出國參賽或棋藝展示。而國內的象棋賽事,海外棋手受限於水平、資格等門檻,一般也很難參與。韓信杯2009年創辦伊始就定位於“國際化”,參賽棋手一半來自海外。5年后,韓信杯首次走出國門,將夢想變成現實。

  趙鑫鑫至今還記得,韓信杯2014年在德國漢堡舉辦時的場景。“德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推廣象棋,當地象棋協會比較完善,俱樂部活動和聯賽辦了多年,許多當地人愛上了下象棋。”

  此外,韓信杯的環球之旅還在其他地方推廣象棋。2016年韓信杯走進澳大利亞,激活當地象棋組織,與悉尼紫薇孔子課堂合作開辦象棋教育課程。正如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葉江川評價,韓信杯探索海外辦賽新模式,堪稱象棋30多年“走出去”歷程中的重要突圍。

  辦賽形式不斷創新

  辦賽10年,韓信杯重回故裡,積蓄再次出發的力量。本屆比賽參賽規模首次擴大到20人,棋手來自五大洲的10個國家和地區。辦賽形式也不斷創新,既有個人賽,又有雙人賽,“循環+淘汰”的賽制給中外棋手創造了更多交流的機會。

  國內等級分“第一人”王天一5次參加韓信杯,在他看來,海外棋手借助這個平台能促進棋藝進步。“在韓信杯的帶動下,如今新西蘭、阿根廷等也成立了象棋協會,派出棋手參賽。像白俄羅斯選手柯棋斯基、日本選手所司和晴,盡管不是職業棋手,但對象棋投入了很大精力。”截至目前,已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名棋手參加過韓信杯。

  趙鑫鑫認為,隨著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越來越多,象棋逐漸成為了解漢字漢語、歷史典故的直觀載體。韓信杯之所以實現多贏,在於並非簡單把辦賽地挪到國外,而是通過古風儀式、特色活動等文化元素,講述中國故事。

  不同於其他競技體育項目,象棋很難通過現場觀賽來吸引觀眾,而網絡可以彌補這個短板。2017年,韓信杯全部進行視頻直播,單場在線觀眾超過300萬,整個比賽獲得3000多萬次的瀏覽量。

  搭建平台發力青訓

  12月14日,本屆韓信杯展開最后的決賽。一場激斗后,王天一戰勝謝靖第三次奪魁。美國棋手胡玉山與中國棋手孫逸陽的組合摘取了雙人賽冠軍。

  在高手比拼的同時,青少年棋手也展開了一場“小韓信杯”。棋盤前,孩子們或凝神靜思,或落子如飛,下得有模有樣。在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體育局局長丁睿看來,擴大象棋人口不僅要拓寬地域,更要扎根青少年,搭建青訓體系,為象棋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象棋對於棋手的最大考驗不在於計算,而在於戰略選擇。趙鑫鑫介紹,象棋與人的心智成熟度密切相關,小棋手一般到16歲后會有一個跨越性的提升,目前缺乏專業師資制約了象棋海外推廣。兩年前,趙鑫鑫創辦了象棋教育機構“鑫棋道”,今年還專門到馬來西亞進行教練員培訓,將象棋授課體系推廣到更多地方。

  “如果把韓信杯比作樹木,經過這10年精心培育,已是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民間象棋賽事越辦越紅火,越辦越有影響,象棋的推廣之路也將越走越寬廣。”葉江川說。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20日 14 版)

(責編:袁勃、楊磊)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