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駛入快車道(體壇觀瀾)

——以新理念引領體育強國建設的思考之二

馬  劍

2019年01月04日05: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代在發展,全民健身與經濟社會多領域發展密切融合。全民健身不斷獲得新的動力,新的框架和模式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

  

  新年伊始,近萬名登山愛好者在浙江江山參加2019年全國新年登高健身大會,以奮發向上的姿態迎接新年到來。朋友圈裡,以健身運動的方式歡度新年的人也不在少數。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助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全民健身承載著健康、快樂和幸福,正呈現蓬勃發展之勢。

  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中國群眾體育發展報告(2018)》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體育場地接近200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66平方米,全國正式登記的體育社會組織年均增幅達到10.86%,社會體育指導員超過200萬人……另據統計,如今國內參加馬拉鬆比賽總人次超過500萬、某健身軟件在線鍛煉人數達1.2億。不斷增長的數字背后,“健身每一天,幸福你我他”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體育融入生活,生活更加美好。

  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經過多年發展,全民健身已經打下良好的社會基礎。同時,也在呈現一些新的發展樣貌,路跑熱、健身熱,一些昔日的小眾運動如擊劍、冰球等也獲得人們的青睞,個性化的健身需求不斷涌現,如何做好引領和規范?這要求全民健身既要保証“量的供給”,更要注重“質的提升”。

  時代在發展,全民健身已經超越了體育的范疇,與經濟社會多領域發展密切融合。以往的體育發展模式正在打破原有思路、注入新的活力,“大體育、大健康”的理念已成為共識。如何進一步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盤活各方資源,讓政府、社會和大眾在全民健身的推進中能夠互相促進,形成良性循環,依然還有不少挑戰,全民健身發展不均衡、公共服務體系還不夠完善、多元功能和綜合價值尚待進一步開掘,這些問題,正是未來改革發展所應關注的重點方向。

  駛入發展的“快車道”之后,全民健身不斷獲得新的動力,新的框架和模式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從各地的經驗中提煉梳理,做好頂層設計,鼓勵開拓創新,全民健身還將打開更廣闊的天地。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04日 15 版)

(責編:袁勃、胡雪蓉)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