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裡皮之一:能打造較強國足 卻無法帶來質變
新華社堪培拉1月24日電 題:能打造較強國足,卻無法帶來質變
——告別裡皮之一
新華社記者岳東興 劉寧
隨著中國男足結束亞洲杯征程,意大利籍主教練裡皮將告別國足帥位,這標志著歷時兩年多的“裡皮時代”結束。
當告別這位最大牌的國足主帥時,他兌現承諾所做出的努力,比如——打破“第12名”的宿命論、讓國家隊重回正軌、拼出100%實力和比賽態度等方面,並不能因為大賽的結束而“非白即黑”地被遺忘。同時,“銀狐”未能完成的球隊“新老交替”工程,也應將由繼任者在中國足球界重抓青訓的共識下,成為“卡塔爾周期”的重要任務。
激發出國足全部實力
本屆亞洲杯上,拿主帥裡皮的話說,當所有23名球員“精神上統一、踢得更有侵略性、整體上發揮好了”,球隊還是有能力與亞洲球隊一拼高下的,這也在比賽中得到體現。
縱觀本屆亞洲杯賽,裡皮的球隊數次在逆境中反擊,展現出了較強的凝聚力和斗志,這是需要肯定的。
無論是首戰一度被“新軍”吉爾吉斯斯坦隊逼上絕境,還是在淘汰賽必須要贏下的泰國隊,裡皮率領的這支以老將為主的球隊,雖然體能受到外界擔心,但沒有被壓力和更年輕對手的沖擊力所擊垮,而是以足夠的凝聚力、拼勁和大賽經驗,順利完成進入八強的既定目標。
從這個層面來說,裡皮完成了國家隊主帥應有的任務——發揮出球隊的全部戰斗力。
拼到2002年后距世界杯最近的位置
盡管有媒體質疑裡皮為了球隊信心所做的鼓勵只是“精神勝利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他的任期內除亞洲杯之外的另一項正式比賽——世預賽12強賽上,球迷們看到了近些年最強的國家隊。
在2016年10月上任時,裡皮接手的國足在12強賽上4戰隻拿1分、且全隊彌漫著“第12名”的悲觀論。但他通過球隊的“心理建設”,幫助球隊重塑信心﹔並且用世界級教頭的改造能力,讓所有球員回歸熟悉位置,並在技戰術細節、陣容捏合以及戰術紀律上加以強化。
最終,國足不僅在主場面對卡塔爾、韓國等比賽中踢出近年來最強的技戰術表現,而且最終拿到12分,距離獲得附加賽資格的敘利亞隊隻差1分,頑強將晉級俄羅斯世界杯的希望保留到最后一輪,取得了在國足唯一一次晉級世界杯(2002)后的15年裡最大的進步。
主教練負責制和復合型團隊
裡皮執教也為中國男足的管理模式取得探索。他在上任初就介紹,要執教一個國家隊需要建立兩個團隊,一個是上場踢球的球員,另外一個是幫助這些球員的團隊——這個團隊包括主教練、教練組、醫療、后勤保障、足協各職能部門,所有的人在一起幫助國家隊球員。
正是對裡皮能力的信任,足協給了他的團隊絕對的支持和保障,並保証了主教練負責制的絕對權威,也成為國家隊在12強賽、亞洲杯賽上能夠消除后顧之憂、發揮出全部實力的重要保障,這也為今后的國家隊建設提供了借鑒意義。
技術沒有根本性改變 青訓依然是重點
裡皮任期內當然也有未能如願的遺憾。比如,他的教練團隊在帶隊出戰U23亞錦賽和亞運會上的戰績不理想,這使得沒能讓U23球員獲得更多歷練,也未能讓更多新人獲得信任、進入到國家隊陣中,這使得國足的年齡結構趨於老化,在本屆亞洲杯上也暴露出速度、天賦和沖擊力的不足。
由於裡皮與足協的合約就到本屆亞洲杯,他也無法對國足發展有長遠規劃。拿這位老帥的話說,“(本屆亞洲杯)我已經挑選了中國最好的球員了,此前我在一些比賽中使用過一些年輕球員,但他們的比賽經驗還達不到要求。”
從中反映出的,還是年輕球員的“短板”。因為聯賽“U23”政策的出台,恰恰反映了年輕球員能力不足、可管理者又不得不讓他們獲得鍛煉、盡快成長的矛盾。從根源上說,這不是一位世界名帥能夠改變的現狀。
畢竟,在高度職業化的世界足壇,國家隊主帥大多時間都只是聯賽看台上的考察者,他們隻能在短期集訓和大賽任務中,選拔出其中表現優秀的球員,並在國家隊中進行戰術強化。而球員的技術能力等細節,從成長軌跡來看,到了國家隊的階段已經定型。因此,對於未來的國足主帥,管理者也當有理性的認識。因為要想讓中國球員能夠跟上世界潮流、有“脫胎換骨”的改變,還是要從青訓中入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