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之美映照活力亞洲(講好亞洲故事)

本報記者  范佳元   李  碩

2019年05月21日07: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多元的亞洲文明孕育出多彩的體育活動,各具特色的體育活動在交流互鑒中不斷發展,又推動著人們之間相互了解、彼此認知,為亞洲文明注入一份活力。體育是一座橋梁,連接團結與友誼﹔體育是一個窗口,展示拼搏與進取。在亞洲各地的人文交往中,體育扮演著積極的角色。

  

  孟夏時節,“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在眾多展品中,距今1300多年的舞馬銜杯紋仿皮囊式銀壺別有韻味,壺身兩側的駿馬口銜酒杯,躍然起舞。這是唐代中原文化與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交流融匯的產物,與現代馬術運動中的“盛裝舞步”頗有神似之處。跨越歷史的風霜,亞洲體育在亞洲文明交流史上不斷推陳出新、交流互鑒,為這片廣袤的土地注入一份綿延不盡的活力。

  多元文明孕育多彩體育

  亞洲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多元的文明孕育出多姿多彩的體育活動。

  起源於南亞的卡巴迪運動是亞運會傳統項目,兩隊攻防之間看起來有點像“老鷹抓小雞”,伴隨著運動員一聲聲“卡巴迪”的呼喊,得分往往在電光石火之間。流行於東南亞的藤球運動與排球有些類似,不同的是以腳代手,所以又叫“腳踢的排球”。這項運動深受當地人喜愛,比賽中運動員會做出劈叉式的擺腿發球、凌空倒挂扣球、騰空轉體抽射及擺腿攔網等精彩動作。

  中華武術流派眾多、博大精深,講究習武修身,以德服人﹔日本的柔道運動推崇以柔制剛,精力善用﹔朝鮮半島的跆拳道運動將克制與不屈奉為精神……不難看出,這些運動無不烙印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成為傳承和展示民族文化的獨特載體,又在相互交流中取長補短,攜手共進。這些起源於亞洲不同地區的運動,展現出一個包羅萬象、充滿生機的亞洲。

  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紀中表示,亞洲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傳統體育項目發展各有特色。“亞洲體育,特別是亞洲傳統體育有著屬於自己的歷史背景和成長環境,彼此之間聯系緊密,互相影響,共同進步。亞洲體育是世界體壇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亞洲體育也為亞洲的文明發展、文化交流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交流互鑒促進共同發展

  亞洲各國山水相連、人文相親,體育是一種相通的語言,留下了一段段佳話。

  中國的太極拳動靜相宜,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吸引了眾多外國友人慕名學習。據北京武術協會副會長劉彥英介紹,上世紀70年代由國家體委編制的《24式簡化太極拳》傳入日本之后,現在有超過1000萬日本人練習太極拳。“日本把太極拳與健康、康復、醫療結合起來,一定程度上滿足社會福利、學校教育和城市和諧等發展訴求,這些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劉彥英說。

  上海高校國際學生太極拳友誼賽舉辦數屆,深受歡迎。曾奪得女子24式冠軍的吉爾吉斯斯坦留學生明珠說:“練習太極拳能感受到剛柔並濟的力量,也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日漸濃厚。”

  龍舟運動以同舟共濟、勠力向前為特色,流行於亞洲許多地方,彼此之間交流頻繁。2017年天津全運會,天津龍舟隊的主教練來自菲律賓龍舟協會﹔2018年為備戰雅加達亞運會,菲律賓龍舟隊又來到浙江集訓﹔今年春天,馬來西亞龍舟隊邀請中國教練為他們的國家隊選拔進行指導。體育連接起了一個“大家庭”,目前,亞洲龍舟聯合會共有18個會員。亞洲龍舟聯合會秘書處秘書李漢杰介紹,今年年初蒙古國已提出申請,將於8月正式成為第十九個會員。

  體育是一座橋梁,連接團結與友誼﹔體育是一個窗口,展示拼搏與進取。在亞洲各地的人文交往中,體育扮演著積極的角色。那些起源於亞洲不同地區的傳統體育項目,猶如“友誼大使”,推動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相互了解、彼此認知,用體育這種語言,寫下屬於亞洲的光彩。

  亞運盛會呈現和諧亞洲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朝韓龍舟聯隊在龍舟女子500米競速項目上奪得一枚金牌,這是朝韓聯隊亞運會歷史上的第一枚金牌,頒獎典禮上響起了朝鮮半島傳統民歌《阿裡郎》,成為雅加達亞運會的經典時刻。作為世界上規模僅次於奧運會的第二大綜合性運動會,亞運會設置了許多非奧項目,從龍舟到卡巴迪、從空手道到武術,這些項目是亞運會特有的“個性表達”,超越了競技層面,將一個包容和諧、相互尊重的亞洲呈現在世人面前。

  亞運會從創立之初的十來個代表團、幾百名運動員,到如今的頂級洲際綜合性大賽,猶如從一艘小船成長為巨輪,為亞洲的和平發展、文明互鑒開啟了一段獨具魅力的航程。“亞運會的發展過程中,各個地方參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我們注重文化多樣性,尊重各地區民族習慣,在亞運村組織各種文化活動,讓運動員親身參與,給所有人一個歡聚和交流的機會。”魏紀中說。

  賽場上的各美其美,成就了亞洲體育的美美與共。從歷屆亞運會的口號中,不難感受到這種氛圍。1978年曼谷亞運會的口號是“不一樣的國度,共同的精神”,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口號是“激情盛會,和諧亞洲”,2014年仁川亞運會和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的口號分別是“多元化閃耀於此”和“亞洲能量”。以競技的形式相會於賽場,這是亞洲不同地區人們相知相交的平台。

  北京和廣州先后在1990年和2010年舉辦過亞運會,當年的那首《亞洲雄風》長久地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如今,杭州成為2022年亞運會東道主,魏紀中說:“杭州亞組委正在考慮在亞運會期間舉辦嘉年華活動,讓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有更多交流機會,加深彼此了解。”以開放的姿態擁抱亞洲、走向世界,讓多元文明在亞運會這座大花園中百花齊放,體育擁有獨特的力量。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21日 15 版)

 

(責編:郝帥、楊磊)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