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引才應有競爭意識(體壇走筆)

彭訓文

2019年07月03日08: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馬布裡

  被北京球迷戲稱為“馬政委”的原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球員馬布裡,如今成了“馬指導”——北控隊新任主帥。而同樣引發球迷熱議的,是一些入籍球員在中超聯賽和國家隊比賽中的精彩表現。

  怎麼看待這個現象?總體看,當然是好事。所謂“良禽擇木而棲”,中國體育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外籍教練、外籍運動員投身其中,這本身就是中國體育日益開放的生動體現,也印証了當今競技體育全球化、職業化的趨勢和潮流。當優秀人才向華流動、願意來華工作生活,並符合相關資格和規定時,我們大可順勢而為。

  國際體壇諸多事例已經証明,聘請優秀的外教、外援的確能在短時間內改變一些運動項目的落后局面。中國奧運軍團如皮劃艇、曲棍球、擊劍、花樣游泳等項目教練組成員中,外教的身影早已出現,且執教成績大多不錯。而在冬季運動、足球等項目中,一些優秀外籍運動員的加入,則能填補相關短板。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外教、外援大都是該領域的優秀人才,熟諳項目發展規律,擁有豐富實戰經驗。如果國內教練員、運動員能夠見賢思齊,進而轉化為該項目發展的動力,那體育引才就發揮了巨大價值。

  當然,在體育引才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不好傾向,不要走極端路線。

  一種傾向是患上“外援依賴症”。不管是外教還是外援,對一個項目的確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但是如果把提升實力和水平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們身上,就肯定有問題。比如亞洲杯新科冠軍卡塔爾男足,雖然有歸化球員功勞,但他們早在2006年就請來西班牙籍教練,且一直堅持同樣的青訓理念。正是足球教育的整體進步,才造就了卡塔爾男足近年來的崛起。在引才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意堅持選擇那些能力突出、能夠把先進體育理念與中國體育實際情況相結合、善於融會貫通的優才,還要破除一些陳舊觀念、體制機制的束縛,既給這些優才充分施展的空間,又要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

  另一種傾向是“完全排斥論”。一個優秀運動員對一個項目的發展、對青少年參與的帶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姚明之於籃球、劉翔之於田徑、李娜之於網球等。這樣良性的循環已經被多次証明。不過,如果把這個循環反過來,往往不那麼容易。當然,這絕不是說青訓、青少年興趣培養等基礎性工作不重要,而是說如果有明星運動員的榜樣、示范以及由此帶來的好成績,其實更有利於引導、培養青少年對一個項目的興趣,進而投身其中。二者是相互促進關系,而並非彼此妨礙。

  放眼世界體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景象是大趨勢。如何順應大勢?中國體育從來都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理論加實干的戰略,開啟了中國人的思想之門。如今,當體育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更需繼續秉持競爭意識,助推中國體育開啟新輝煌。

(責編:胡雪蓉、張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