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血戰 中國男籃悲情告別
新華社廣州9月8日電(記者林德韌、王浩明、荊淮僑)一場“死磕”的血戰,中國男籃最終不敵尼日利亞,以一場失敗告別本屆籃球世界杯的同時,也失去了直接進入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資格。
無論對中國隊來說還是對隊中的核心隊員易建聯來說,這都是一場意義非凡的比賽。
對中國隊來說,這是一場不能再輸的比賽,因為比賽事關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中國男籃就未缺席過任何一屆奧運會。本次世界杯坐鎮主場,兵強馬壯的中國隊在賽前被廣為看好,但在接連輸給波蘭、委內瑞拉之后,中國男籃錯失了晉級16強的機會,隻能進入17-32名的排位賽。險勝韓國,給了中國隊拼下尼日利亞隊獲得東京奧運會資格的機會,但這次說不上機會的機會,中國隊終究還是沒能把握住。
如果說對陣波蘭隊的輸球有低級失誤的因素的話,那麼在尼日利亞隊面前,中國隊呈現出來的是實力差距。本場比賽中國隊由方碩率先在外線打開局面,搶得了先機,但尼日利亞隊擺脫了人們對非洲球隊“球風隨意”的刻板印象,他們耐心傳導球,不斷沖擊內線殺傷,依靠更少的失誤和更高的成功率逐漸佔據上風。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男籃依靠易建聯的進攻不斷迫近比分,但尼日利亞隊總能在比分迫近的時刻通過有效的方式重新確立起優勢。
全場比賽,尼日利亞隊利用中國隊的失誤拿到26分,而中國隊在該項的統計隻有13分。三分球並不弱的尼日利亞隊,本場在外線僅有15次出手,反倒是不斷打入內線。揚長避短、審時度勢,這是一支強隊該有的底蘊。
在慢慢的消磨中,中國隊終於顯露疲態,周琦5犯離場,分差逐漸被對手拉開到10分以上,雖然最后階段依靠三分球暫時續命,但終未能逆天改命。
對易建聯來說,這同樣是一場特殊的比賽。裡突外投攻下27分,年過而立的他幾乎以一己之力扛著中國隊前行。從2004年首次代表中國隊出戰奧運會,到逐漸成為中國隊領袖,易建聯以這樣鐵血的方式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濃重的一筆。
這可能是易建聯最后一屆世界杯賽了,在4年之后的2023年籃球世界杯開幕時,易建聯將年滿36歲,在速度越來越快、對抗越來越激烈、體能要求越來越高的籃球賽場,這一年齡再保持在世界水平的難度相當大。
賽后接受採訪時,易建聯表示他把這場當成職業生涯最后一場比賽來打。但當身體天賦遠遠佔優的對手用一次次的灌籃肆虐中國隊籃筐時,易建聯還是顯露出了無力感。
本場比賽,除全場支柱易建聯以外,方碩、王哲林、阿不都沙拉木都有不錯發揮,但在實力差距下,這些閃光點終究未能換成一場勝利。
2勝3負,中國男籃結束了世界杯征程,這一成績顯然無法與球迷們的預期相匹配。進入總結階段,關於用人、關於技戰術、關於臨場指揮,都需要分析復盤,以便尋找到中國籃球與世界水平真正的差距。
雖然失去了直通資格,但中國隊進入奧運會的大門其實並未完全關閉,在明年奧運會前,奧運會落選賽將打響,但奧運會落選賽4個小組分別由歐洲、美洲、亞太、非洲等各區球隊混合編組,由於實力上的差距,奧運落選賽往往是歐美球隊的獨角戲,亞非隊伍以這種方式突圍的案例鳳毛麟角。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是中國男籃與世界高水平球隊過招的又一次良機,哀兵姿態傾力一戰,中國男籃即便未贏,也將會有一定的收獲。
中國男籃的世界杯之旅落幕了,但中國男籃邁向世界的步伐不會停歇。世界杯有喜有悲、有起有伏,但願男籃可以從這並不理想的結果中,得到教訓與經驗,為未來的進步打下基礎。
中國男籃,任重道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