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在河南鄭州進行的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來自吉林的朝鮮族選手金紅蘭將一柄三斤重的打糕槌舞得豪氣十足,贏得了陣陣喝彩。展示民族體育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喜愛,是金紅蘭此次參賽的“初心”。
一個又一個極富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運動會的舞台上贏得了關注,綻放出光彩。以體育為橋梁,各民族相聚於此、交往交流,弘揚民族體育精神。
傳承文化
早在1986年,金紅蘭的父親金風珍就在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表演過打糕槌套路。當時,他對動作進行了創新改編,獲得了“優秀表演獎”。而此次金風珍再次來到民族武術賽場,身份則變成了金紅蘭的教練。“現在了解打糕槌的人不多,會的人更少。我傳授給女兒,讓她參加運動會,就是想讓朝鮮族獨特的武術文化能傳承下去。”金風珍說。
民族體育承載著各民族的歷史文化,體現了各民族的生活習俗,折射出各民族的精神特質。創辦於1953年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讓一大批瀕臨消失的項目重新煥發活力,推動了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首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競賽項目隻有5個,隨著賽事影響力和規模不斷擴大,本屆賽事的競賽項目增加到了17個,表演項目達100多個,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的參賽人數超過7000人。
表演項目“黛帕黛咕嬉秋”在本屆運動會上廣受好評。黛帕、黛咕,在苗語裡指姑娘、小伙兒。節目源於苗族傳統節日“趕秋節”,表現的是苗寨人民盛裝歡聚、慶祝豐收的場景。節目編導田茂林說,在編排的過程中,團隊的每個人都傾注了大量心血,“一年多時間裡,小隊員們都是白天上課、晚上排練,整個暑假都沒有休息,盡管天氣很熱,但是大家訓練起來都非常認真。”隊員們表現出的不言放棄的精神和責任感讓他感動不已。
表演項目是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一大特色,為了最大程度滿足各地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需求,比賽對參與者並沒有嚴格的限制條件。由此,各地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得以在同一舞台上展示、交流,更突顯出運動會深厚的文化基因。
促進交流
66年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發展成各民族共享共慶的盛大節日,連接起各民族,成為展示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平台。
新疆代表團的秋千選手,哈薩克族姑娘洪吐斯汗·杜開和維吾爾族姑娘阿瓦古麗·玉素甫已經搭檔了近10年。9月9日,在秋千項目55公斤級雙人觸鈴比賽中,她們以微弱的劣勢與一等獎失之交臂,遺憾的表情也寫在了她們臉上。
看著弟子們在為失誤懊惱,領隊兼教練李淵超趕忙上前安慰。他和玉素甫是哈密老鄉,2010年杜開和玉素甫正式搭檔后,他便帶著兩人開啟了秋千生涯。
比賽結束后,杜開仍小心翼翼地拿著由4塊木板捆綁而成的踏板,這是她們在天空中的安全保証,也是教練心血的結晶。秋千是高難度項目,有一定危險性,為了保証安全,運動員腳下的踏板至關重要。在其他隊伍中,踏板的綁扎一般都由運動員來完成,但李淵超多年來卻始終堅持自己動手。“我們隊員的訓練強度大,使用踏板次數頻繁,差不多10天就要重新做一次。”他說,“隊員年齡比較大了,需要充分休息。而且我覺得自己心比較細,經驗豐富,我來完成更能保証安全不出問題。”
一件件做踏板這樣的小事,一點點拉近了教練和隊員間的距離。“我們就把他當做爸爸一樣。”玉素甫說,逢年過節,他們都會互相串門,互致問候,小小的秋千將她們連接在一起。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競技的舞台,同時也在傳遞友誼,凝聚共識。秋千、龍舟、花炮、陀螺……這些具有鮮明民族性和文化性的體育項目,通過運動會走向全國。
國家民委副主任郭衛平表示,體育這種獨特形式,促進了各民族間的相互學習、溝通和了解,各族群眾在競技場上歡聚一堂、深入交流、手足相親、守望互助,共同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推動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蓬勃發展。
助力發展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源自於各民族的生產生活日常,有著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來自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賀昕是男子摔跤比賽中少有的女性裁判,在本屆運動會上負責北嘎、絆跤等跤種的比賽項目。30歲的賀昕是鄂爾多斯市第三中學的體育老師,據她介紹,鄂爾多斯近些年承辦了一些全國性摔跤比賽,很多學校都開設了中國跤社團。“一方面想讓孩子們通過這種體育運動強身健體,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他們,推動摔跤運動得到更好的發展,這也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一批批歷史悠久、精彩紛呈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得到優化固化,運動會產生的輻射效應不斷延伸。郭衛平表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中起到了引領和帶動作用,推動了項目的廣泛普及,“未來我們要支持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拓展創新更多體育活動,增強群眾的積極性,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全面推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開展。”
開展體育活動、傳承民族文化,很多地區已經由此受益。貴州代表團秘書長、貴州省民宗委副主任徐佑剛說,在全省民族地區的脫貧攻堅戰役中,民族傳統體育發揮了積極作用。依托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發展和宣傳推廣,貴州的一些地方正在積極探索“產業+旅游”的發展路徑。據悉,端午節龍舟賽已成為貴州多地重要的文化名片﹔龍舟競賽成為黔東南凱裡少數民族群眾的重要就業門路﹔黔東南台江縣民族體育器材廠已成為高腳、板鞋等器材的全國主要供貨商之一,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增收。“民族體育項目發展得好,可以切實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同時也有利於補齊全民健康短板,提升各族群眾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徐佑剛說。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2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