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人民足球

校園足球視而不見的最大盲區

新華社新媒體
2019年12月24日13:37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校園足球視而不見的最大盲區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足球從來不缺爭議,中國足球如是,校園足球亦如是。

  中國足球特色學校中,江蘇南京雨花台中學是一所令人欽羨的學校。他們去年參加了當地舉行的十個賽事,奪得9個冠軍或一等獎,一個亞軍。在南京乃至江蘇,雨花台中學是一所近乎完美的足球特色學校。

  雨花台中學校隊奪冠照——照片由雨花台中學提供

  然而,就是這樣一所超強的足球特色學校,去年卻因沒有舉辦班級聯賽而被勒令整改﹔他們的一名功勛教練因在比賽中辱罵裁判而被禁賽一年,學校無緣獲得精神文明獎。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南京有關校園足球管理部門堅持規矩原則,敢拿自己的旗艦學校開刀,不能不令人為之點贊。

  南京校園足球之所以能夠做得踏踏實實、成績出色,原因在於他們有深諳校園足球要義的官員。他們保証了校園足球的發展沒有偏離初心。

  “如果從立德樹人的角度來看雨花台中學被處罰的事件,一切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南京雨花台教育局副局長周文林說,“校園足球首先是教育,是一個澤被廣大學生的普惠工程,重在普及。立德樹人,是校園足球的主旨,絕對不能偏離。2017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有關規定,將‘未開展班級聯賽’納入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復核評估一票否決的指標。雨花台中學就是因為這條沒有做好,才被勒令整改。我舉雙手贊成這個決定。”

  雨花台中學負責足球事務的教師吳偉表示,他們確實存在工作方面的疏忽,完全接受處罰。他說:“這個處分也是對我們工作的鞭策,能促使我們把工作做得更好。”

  雨花台校隊(照片中穿淺藍衣服球隊)在比賽——照片由雨花台中學提供

  在接受記者採訪的同時,吳偉還接待了兩個來自濟南的家長。他們把孩子送到雨花台中學試訓。

  記者問其中一個家長:“山東不是有不錯的足球學校嗎?為什麼要把孩子送到雨花台中學來上學踢球?”

  他回答說:“如果上足球學校,孩子三年前就可以去了。但我們不會把孩子送到那裡去,我們喜歡雨花台中學這樣的學校,在這裡孩子既能讀好書,也能踢好球,做好人。”

  校園足球的第一要義

  2015年出台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明確規定:“發揮足球育人功能……把校園足球作為擴大足球人口規模、夯實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礎性工程……使參與足球運動成為體驗、適應社會規則和道德規范的有效途徑。”

  開宗明義,校園足球首在教育,重在立德樹人。

  因此,那些懂教育、把足球視作教育手段的校長,往往比那些喜歡足球、號稱懂足球的校長,更能做出校園足球的本色。

  在南京雨花台區,記者遇到好幾位這樣的校長。比如,岱山實驗小學校長郭衛星和梅山第一小學校長邱紅英等。校園足球對他們來說是教育工具,就像課間操一樣,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進來。他們重視班級聯賽甚於校隊成績。在他們的學校,記者看到的是全面參與足球活動、充滿活力的笑臉,而非進行有板有眼訓練、一臉沉重的校隊。

  他們把校園足球辦得朴素扎實,從點滴入手,慢慢讓足球走進校園孩子們的生活,沒有那麼多高大上的花樣。

  郭衛星說:“搞校園足球難在校長的認識問題,出發點是什麼。如果真是為了全部學生著想,那一點都不難,達到我們這個水平很容易。必須要明確一點:我們不是培養專業運動員,青訓不是我們的責任。學校是搞教育的地方,我們的任務是教育,利用足球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

  南京梅山一小正在舉行班級聯賽,中場休息時家長作為教練在指導球隊

  梅山一小把班級聯賽做成了自己的“世界杯”,深得孩子家長的歡迎。記者趕去採訪時正好碰上他們舉行班級聯賽。一個孩子在比賽中摔倒,膝蓋擦傷。他的奶奶站在場邊鼓勵他說:“站起來男子漢!這點傷算什麼!”

  記者問校長邱紅英搞校園足球花錢很多嗎?她說:“不花什麼錢啊。都是體育課的正常開支。就是需要我們老師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時間,但這能換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長,很值得。”

  踏實朴實,不重錦標,是南京雨花台區校園足球的普遍特點。雨花台區教育局副局長周文林說:“我們重視裡子,不搞面子工程,對校園足球的考核很扎實,不務虛。學校校隊的成績不是我們的考核指標,我們對它們的成績沒要求,隻要求普及。”

  周文林說,雨花台區凡是不搞班級聯賽的特色足球學校在考核時全部“一票否決”,絕不姑息。區教育局要求各學校要對班級聯賽形成文字、照片記錄,上傳到陽光體育班級聯賽雲平台進行展示,接受孩子和家長的監督。一旦發現作假,必被嚴厲懲罰。

  “形式主義在我們的校園足球內沒有存活的空間。”周文林說,“現在孩子都非常喜歡班級聯賽,家長也支持,如不舉辦,他們肯定會反映上來。”

  周文林毫不掩蔽問題。他坦承,在普惠理念的指導下,雨花台區的小學校園足球開展情況令人滿意,但到了中學階段,校園足球遇到了他們教育部門目前無法掌控和解決的難題。

  在雨花台教育局的安排下,記者到當地的一所特色足球中學調研。那裡的校長非常重視足球,但很多家長不支持,其中一些堅決要孩子放棄足球全力以赴地學習。

  “我們有個初三學生,學習特別好,也很喜歡踢球,每到周五他都想跟校隊訓練,但他爸爸知道他那時會訓練,因此經常來監督他。”這位校長說,“所以,他每次去訓練都要背個書包,裡面裝著校服。如果遠遠看到他爸爸來了,他就趕快脫掉訓練服,換上校服,裝作沒有踢球的樣子。”

  這位校長表示,體育,包括足球在內,是為培養健全人格服務的。但我們很多家長對於“健全人格”這個概念沒有清晰的理解。他們隻看重分數。他說:“校園足球已成社會意識與體育價值交鋒的焦點。”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不僅很多家長對於校園足球存在誤解,很多校長甚至地方教育部門官員也存在理解偏差。這是中國校園足球目前存在的最大盲區。形式主義等困擾校園足球的問題,與此關系很大。

 

 

  河北某山區小學的孩子在教室前的水泥空地上踢球。對他們來說,體育老師、場地、甚至足球都是奢侈品。

  武漢市硚口區體衛藝站站長黃紅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對於足球的認知盲區,是我們和歐美國家足球差距的根本所在。

  他說:“我認為,與足球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足球差距最大的不是技術,不是體能,而是對足球的理解。失之毫厘,謬以千裡,如果我們校園足球理念錯誤,會導致整個價值觀、理論和實踐體系出現重大偏差。”

  黃紅兵說,中國足球缺少健康的文化,要培育一種文化,就必須摒棄任何的功利思維。他認為,中國足球文化要從校園足球建起,創始之初千萬不要植入任何的功利基因。

  拔苗不能助長,水到自然渠成。黃紅兵提倡一種“有溫度的足球教育”,把足球還給孩子,讓孩子們有地方踢球。他介紹,自校園足球計劃啟動以來,硚口區累計投資4000多萬元修建球場。“現在我們硚口區幾乎每個學校都有場地。”他說。

  武漢某中學舉行校園足球班級聯賽。女生是球隊主力。

  武漢硚口區新合村小學自1966年起就開展校園足球,培養了37名國腳、200多名專業運動員。但在這兩個光鮮的數字背后,他們有難言之隱。

  “我們以前有個學生小學畢業后進入體校,入選國少隊,走專業道路。”新合村小學的一位老師說,“這個學生后來沒踢出來,進入社會,結婚生子,女兒也在我們學校上學。他堅決不讓孩子踢球。他對我說,‘老師,從咱們小學畢業后,我一直在搞足球,結果什麼像樣的東西都沒學到,腦子裡裝的還是您教我的那些東西。我絕不讓孩子再走我的老路了。’”

  新合村小學現在旗幟鮮明地提出他們的理念:我們搞校園足球目的不是培養足球運動員,而是育人。通過足球,培養孩子們健全人格、團隊意識和拼搏精神。

  不過他們因此不得不一次次地面對尷尬。“我們的校園足球內涵改變后,校隊成績不如以前。我們隊成績不好,某些領導聽了后很不痛快,問我們為什麼做不好。這給我們帶來不少壓力。”這位新合村的老師說。

  關於校園足球的主旨,有關部門三令五申,媒體反復呼吁,但不少地方置若罔聞,錦標主義大行其道。我們發起校園足球的初心,正在變成一個大家視而不見的最大盲區。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如何制定科學的考核標准,是現在校園足球面臨的主要難題。錦標考核背離校園足球的主旨,隻會帶來戕害﹔需要淡化校園足球比賽的成績,可把成績視作一種榮譽,務必與政績脫鉤。

  讓足球教育更加普惠

  目前,全國38萬所中小學中,已有27000多所挂牌成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這是否意味著其他學校就不能搞校園足球?非也。

  在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學內,記者看到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校園足球。

  隱藏在胡同深處的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學

  北京有很多著名的小學隱藏在縱橫交錯的胡同內。地理特點決定了它們不可能有太大的操場。黑芝麻胡同小學位於南鑼鼓巷盡頭的一側,由晚清時期的一個四合院輾轉改建成學校。學校教學樓前有一塊活動場所,隻有一個籃球場大小,原先裡面還有兩棵國槐和一棵棗樹。學校經過多次申請,終於砍掉了靠近操場中央的國槐。另一棵茂盛的國槐,尤其是那棵樹齡百年的棗樹是絕對不能砍的。記者趕到採訪時,那棵瘦骨嶙峋的棗樹上挂著吊瓶,正在接受輸液治療。

  黑芝麻胡同小學教學樓前空地內有棵挂著吊瓶的百年棗樹

  “我們學校就這麼大塊地能活動。”黑芝麻胡同小學主管體育的副校長周京勝指著教學樓前的空地對記者說,“這長30米、寬20米,一共也就600平方米。我們學校800多學生。在這裡踢球,我們過去連想都不敢想。”

  這樣一所看似無法舉辦足球活動的學校,校園足球卻開展得轟轟烈烈。一個五年級學生告訴記者,班上同學們每次都盼望著周五不要下雨,那天他們要上足球課。

  記者在黑芝麻胡同小學校園內看到,教學樓前的空地內用圍欄圍起了三塊小球場,每塊球場寬約9米、長約16米,三群孩子正在裡面鬧鬧哄哄地玩得不亦樂乎。

  周京勝說,自去年9月份小球場安裝進校園后,孩子們活動量明顯增加。他說:“小球場踢球安全系數高,我們不用太擔心安全事故,可以放心讓孩子們在裡面玩。”今年年初,他們211名學生代表東城區參加北京市體質健康隨機抽測,合格率為100%,優秀率高達70%,獲得第一。

  業內人士都知道70%的優秀率意味著什麼。“我聽到這個結果后都傻了,怎麼也不敢想優秀率會這麼高。”黑芝麻胡同小學的一位老師說,“我們為了提升學生體質想了很多辦法,當然和小球場有關系。孩子們喜歡踢球,活動量增加很多。”

  黑芝麻胡同小學的校園足球有種街頭足球的味道,沒有教練在旁邊指導,孩子們自由地在場內踢球。歐美足球專家認為,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黑芝麻胡同小學的學生在踢球,學校院子太小,來訪的汽車隻能停在校門內側的過道上。

  黑芝麻胡同小學與小場足球結緣,得益於北京市教委與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共同開展的一個名為“小比賽·大夢想”的項目。

  根據這個項目,中赫國安俱樂部投資1660萬元,為北京116所小學免費安裝了圍欄球場,覆蓋三萬名學生,深受師生歡迎。項目自2018年9月1日啟動至今年7月16日,共有33361名學生參加,進行102663場比賽,1290931人次參加,平均每人參賽40.13場。

  據中國資深足球專家張路介紹,按照國際足聯草根足球計劃提倡的方式,圍欄小球場內舉行的比賽不設教練和裁判,不允許教師中斷比賽指導學生,讓學生在比賽中自己動腦觀察、判斷和決策,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自主性、自律性和自信心,這是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有效方法。

  “圍欄分割球場,界限明顯,互不干擾。”張路說,“由於周圍有圍欄,所以不存在球出界的問題,孩子在比賽中觸球次數多,射門也多,大家都能踢到球,學生參與興趣高。”

  “雖然場地小,但由於球不出界,停頓時間少,運動強度其實很大,鍛煉效果好。場地小,空間小,對鍛煉孩子們在壓迫逼搶下處理球的能力極有幫助。另外,圍欄球場內踢球非常安全,沒有長距離的高速跑動與碰撞,到現在為止我們沒有碰到一例需要送到醫院接受治療的事故。”張路說。

  圍欄小場模式有效解決了困擾中國校園足球的兩大難題——場地和師資。像黑芝麻胡同小學這樣場地嚴重受限的學校,也可以開展足球活動。而在那些缺乏專業足球老師的學校,引進圍欄小球場后,學生們不需要教練在場邊指導,就能快樂地進行比賽。

  中國校園足球存在較大的專業足球老師缺口。在河北某縣的一所足球特色學校內,記者發現那裡有1700多名學生,隻有一名專業足球老師。記者在甘肅某縣走訪了當地4所足球特色學校,那裡沒有一名足球專業老師。在一所小學內,記者看到一位數學女老師在訓練二年級學生練習帶球技能。

  甘肅某小學學生在數學老師的指導下訓練帶球

  特別值得提及的一點是,由於圍欄小場足球是為所有能踢球的孩子所設,是種純粹的草根足球形式,頗有街頭足球的隨意性,比賽不計成績和名次,不設校際比賽,不與政績挂鉤,因此避開了困擾中國足球的最大雷區——錦標主義。

  避開了錦標主義的功利思維,校園足球就能避開最大障礙,即使存在場地和師資等種種不足,也能獲得自然生長的寶貴空間。

  文字:新華社記者馬邦杰 高鵬 王恆志

  照片:除注明外,均為馬邦杰拍攝

  文字編輯:姬燁

  新媒體編輯:周欣

  簽發:彭東

(責編:歐興榮、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