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需要你我行動(健身新視野)

本報記者  鄭  軼  李  碩  孫龍飛  王  亮

2020年05月18日05: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要通過健康教育,幫助人們樹立健康觀念,掌握健康知識和技能,自覺採取有益於健康的行動。

  最近,北京市民劉女士發現,全家人的生活習慣在悄然變化:年逾七旬的父母,從不願意戴口罩到當選社區宣傳員﹔一下班就不愛動的丈夫,每天在微信鍛煉群裡“打卡”﹔兒子也懂得了勤洗手。“希望這些好的生活習慣能保持下去。”劉女士說。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人深刻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在影響健康的遺傳、醫療、環境等諸多因素中,人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因素佔到60%。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方面。通過信息傳播,幫助人們樹立健康觀念,掌握健康知識和技能,自覺採取有益於健康的行動,正是健康教育的價值所在。

  在健康促進方面,要重視發揮社區的作用

  高鳳娟是北京市西城區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學副主任醫師,她所在的轄區包括21個居委會、12萬居民。疫情防控期間,轄區21支全科醫生團隊與居委會建立了“點對點”聯系,告知群眾科學防疫知識和發熱患者的就診流程,及時推送疫情防護、居家飲食運動、情緒調整等信息。

  高鳳娟負責的居民約有2000人,其中80%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預防是最好的治療,如何在日常引導居民科學健身、將防治疾病關口前移等方面,還有很多亟待完善之處。”

  在健康促進方面,尤其要重視發揮社區的作用。從2014年起開展的全國健康促進縣(區)試點建設中,很多地方紛紛創建健康社區(村)和健康家庭。“家庭和社區相當於社會健康的第一道防線。”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吳敬說,社區健康教育要精准到每個人的健康如何去倡導或干預,“比如將老年人打太極拳與進行心腦血管疾病干預相結合,用最適合的服務去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把健康變成全社區的共同追求。”

  “需要進一步強化社區的功能,加大人員編制、體育醫療設施向基層下沉,以社區民眾‘少生病、晚生病、更健康’為目標,以全民健身為先導,提供集運動、營養、心理、健康干預於一體的社區健康聯合體。”首都體育學院原校長鐘秉樞建議,探索建立社區體育健康等社團組織,加強社區與家庭之間日常性健康聯動。

  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各地有序復學復課,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牽動著億萬家庭。《“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中小學為重點,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交流處處長王燕表示,健康教育要建立比較完善的體系,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課程,同時明確學校管理人員、教師與家長在健康教育中的具體職責。現階段,各地學校健康教育開展得並不平衡。國家課程標准設置了成體系的健康教育內容,但落實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一些學校或開設課時不足,或缺乏穩定師資隊伍,或把健康教育窄化成單一體育課,沒有融入日常教學和學校活動中。這就導致學生難以形成正確的健康觀和運動觀,缺乏預防疾病、應對健康風險的能力。

  在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看來,這需要國家層面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標准,加大健康教育師資培養力度等配套措施也要跟上。“要加強校長的健康教育意識和知識的培訓,在態度和行動上引起學校的普遍重視。”

  “健康教育不應隻體現在一門課上,而要圍繞如何促進學生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來構建。”鐘秉樞舉例說,體育課教學應該加入預防損傷、消除疲勞等知識,通過運動實踐,逐步塑造學生健康習慣。

  促進學校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教育部門、體育部門、衛生部門以及專業機構、社會組織都應參與。“比如,相關領域的專家多編制科普類讀物,與學校健康教育有機結合,學生就能獲取更多可靠、易懂的健康知識技能。”鐘秉樞說。

  人們健康意識有了較大提升,但還需科學指導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漓表示,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科學提升體質、改變生活陋習的意義,但由於網上傳播的健康知識和健身技能良莠不齊,人們自身儲備又不足,容易陷入誤區。

  張漓建議,盡早推出面向全社會的衛生與健康慕課,由醫學、公共衛生、體育、營養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內容進行規范,將生命教育、疾病預防、鍛煉意識、飲食衛生習慣等知識劃分體系,設計出包含不同年齡段特點的國民必修課。

  從被動醫療轉為主動健康,既需要喚醒民眾的健康意識,更要進行科學有效的干預。北京體育大學原副校長胡楊坦言,當前大多數國民體質監測站位於大型體育場館內,使用率不高。“如果能將體質測試儀器安置在社區醫院或健身中心,人們在便捷使用后及時得到配套的個性化指導方案,才能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時刻保持對個人健康的關切。”

  上海體育學院運動康復學博士生導師王雪強表示,體醫融合的復合型人才在國內非常緊缺,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從業人員職業認定、建立針對不同人群的運動處方庫等舉措要綜合推進。

  專家給出一個比較理想的模式是:在社區醫院或健身中心建立運動醫學診所,醫務工作者和運動科學專家匯集到一起,體檢中心發現問題,醫療中心出具運動處方,健身中心進行實際鍛煉,“三位一體”為居民在家門口做好健康服務。

  醫療服務體系要發揮好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應有作用,“重醫療、輕預防”的觀念也亟待改變。“首先需要公共衛生的專業化、普及化。就像戴口罩、勤洗手、多鍛煉,大家如果都能做到位,預防搞得好,社會健康就會有保障。”內蒙古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宿庄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18日 19 版)

(責編:岳弘彬、胡雪蓉)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