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注意力放到賽場上(體壇走筆)

劉 峣

2020年06月24日07: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都說文體不分家,但近來體育界的一些紛紛擾擾卻讓人擔憂:風靡於文娛行業的追星亂象,是不是離體育太近了?

  有花滑運動員被指在奧運賽場上“摔隊友”,不少娛樂類賬號便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擁而上,主導了一場針對運動員的網絡暴力。賽場上一個未能完成的高難度動作,在互聯網的放大鏡下竟演繹成欺負隊友的“罪証”,讓人哭笑不得。

  有的運動員被粉絲看作容不得半點批評的“寶寶”。即便發揮不佳、成績不好,也隻許粉絲自己守護,不准他人置喙。理性追星、客觀討論的輿論環境,變成了千篇一律的“控評”和非黑即白的判斷,令很多體育愛好者望而卻步。

  還有一些比較極端的粉絲,把“一山難容二虎”的劇情搬進了體育圈。喜歡某一個隊員,其隊友或是旗鼓相當的對手便成了敵人。隊員之間明明惺惺相惜,粉絲卻非要“腦補”出暗中較勁情節,把熱血體育變成了庸俗宮斗。

  事實上,喜愛明星、追逐偶像,無論在體育還是文娛界都不是一件壞事。在中國體育發展的各個時期,都有受人崇拜和追捧的體育偶像。以中國女排為代表的體育“女團”,更是成為影響力綿延至今的“頂流”。體育偶像所承載的拼搏精神、愛國情操,是中國體育的最大財富。

  如今,隨著現代體育與互聯網和商業化的結合日益緊密,體育同娛樂圈的互動越來越頻繁。體育明星受到全民關注的背后,體現了體育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更加多元、對人們的精神世界更具影響力。

  然而,在文娛行業引發爭議的一些亂象入侵體育,是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體育“破圈”雖好,但千萬不能變了味。

  競技體育雖然未必完全是成王敗寇,但是也以成績分高下。守護體育偶像,既要經受贊美,也要能受得住批評、受得了失敗。在賽場上倒下,運動員需要的不是粉絲“抱走”,而是自己勇敢地站起來。畢竟,體育賽場不是溫室,一樣要靠“作品”說話。

  隨著中國體育多點突破,越來越多的體育項目和運動員收獲更多大眾關注。但體育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任何指責、猜測都有賴於專業分析的支持,而非“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以立場先行的方式攫取流量。畢竟,體育是光明正大的比拼,不需要“營銷”助力。

  這也提醒一些體育明星,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穿梭於體育與娛樂的“旋轉門”無可厚非。不過,一旦獲得了超越賽場的關注、參與了體育之外的話題,便有可能付出額外的代價,承擔的職責與批評也更甚以往。須謹記,賽場上的光芒,才是體育人最耀眼的功勛。

(責編:胡雪蓉、張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