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冰雪>>人民冰雪·冰雪故事匯

聚焦人民冰雪夢 講述有溫度的冰雪故事

《雪場造雪者》編導手記:造雪師羅師傅

2020年07月01日08:39 |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冰雪·冰雪故事匯》:雪場造雪者

我之前去雪場滑雪時,都忽略了雪場的造雪設備,接到選題后,才深入了解到平時立在雪道旁像大炮一樣的造雪機的功能, 通過這次拍攝,我也知道了雪場“輸血中心”的運作原理,補上了一課。

這次我拍攝的人物羅師傅是雲頂雪場造雪部負責人,他從事這個工作已經有7年時間。他說二十年前的雪場是靠人工搬運雪上山,那時候的人工造雪真的是非常難,但現在條件很好了,他們雪場有固定雪槍、雪炮、移動造雪機二百多台,完全可以覆蓋雪場內各個區域的造雪需求。

每年的10月20日到11月初雪場開業,是造雪師最忙的一段日子。因為“初次造雪”要確保雪道上的“雪”在30厘米以上的厚度,為了達到這個效果,造雪師們往往得晝夜不停地工作,吃住在雪場,以保証游客在雪季初“有雪可滑”,再逐漸開展其它雪道的造雪工作﹔雪季中,根據游客的滑雪體驗和天氣狀況,也需要在雪道上進行補充造雪﹔而在非雪季,造雪師們需要檢修雪場內各種造雪機,保証在來年的雪季開始前,每一台造雪機都能順利工作。原來我以為雪場造雪只是一個無雪期的補充工作,看似很簡單,現在看來還真不是那麼回事,雪場造雪的工作不是一時之事,而是一個長期的工作。

節目拍攝是在3月份,但雪場的平均溫度卻隻有零下十幾度,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還凍得瑟瑟發抖,羅師傅卻只是穿著普通的工作服,他說:“因為造雪機的特殊性,它的配件和結構都很精密,所以出現故障時,遇到再冷的天氣,維修機器的某些部位都是不能戴手套的,因為造雪機比較高大,維修時爬上爬下的,衣服穿多了行動不方便。”

由於長期在寒冷的戶外工作,羅師傅不僅變成了“抗凍”體質,他的雙手也變得越來越粗糙,而且還有很多老繭,對於這些羅師傅絲毫不介意,他說對於造雪師而言,最重要的是造雪機不要出故障。為了不影響游客的滑雪體驗,隻要造雪機出了故障,不論天氣多麼惡劣,造雪工們都要及時把造雪機修好。

拍完這期節目,了解到造雪師傅們的辛苦,大風大雪裡搶修工作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 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他們也屬於雪場的“夜貓子”一族,我不禁感慨,對於這樣的功臣,滑雪者卻看不見,也不了解!羅師傅卻說,雪場每個工種都很辛苦,大家缺一不可,隻要滑雪愛好者夸這個雪場的雪好,滑得開心,所有人的辛苦付出就都值了。說這話時,這個朴實的造雪師臉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編導:賈悅萌)

(責編:胡雪蓉、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