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需要奧運會?

“人民日報體育”微信公眾號 劉碩陽

2020年07月23日13:14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東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再度到來之際(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東京奧運會已延期至2021年7月23日舉行),目光回望到40年前,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在奧林匹克運動歷史上留下了令人難忘的一筆。

毫無疑問,那是一屆特殊的奧運會。部分出於抗議蘇聯1979年12月入侵阿富汗的原因,有多達67個國家(地區)抵制了這屆奧運會。來到莫斯科中央列寧體育場(盧日尼基體育場前身)的代表團隻有80個,創造了1956年以來的新低。

在那屆奧運會的16個比賽日裡,有多達36項世界紀錄和74項奧運會紀錄被打破。但同時,也有許多運動員錯過了可能畢生隻有一次機會的奧運舞台。

2020年7月19日,莫斯科奧運會迎來開幕40周年紀念日,時光荏苒,參加過的、沒參加的,昔日的運動健兒如今多已白發蒼蒼。透過歷史,我們在追憶中反思:奧運會,能夠或應該帶給人類什麼?

無法衛冕的冠軍

反思的聲音中,一位擊劍項目運動員格外顯眼。

年僅23歲,他就代表當時的西德奪得了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男子花劍團體金牌。4年之后,27歲的他來到了運動生涯的黃金年齡,躊躇滿志,准備在莫斯科奧運會上大展身手,卻發現自己被迫卷入到西德是否該抵制奧運會的辯論之中。

他代表運動員去爭取登上奧運舞台的機會,現實卻讓他屢屢碰壁。在當時,運動員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幾近為零,他本以為自己在捍衛正當理由,卻遭到社會的無情嘲笑,總理把他喊去開會,最后撂下一句話,“如果你想看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那就盡管去莫斯科吧!”

最終,西德抵制了莫斯科奧運會,他成為無法衛冕的奧運冠軍。

無獨有偶,在美國,也有一位運動員做著類似的努力。她同樣登上了蒙特利爾奧運會的領獎台,拿到了賽艇項目的一枚銅牌。在當時的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宣布抵制莫斯科奧運會之后,她甚至嘗試通過法律途徑逆轉未來。

1980年3月,她受邀出席一個在白宮召開的會議。她本打算借機向總統進言,希望能夠以奧運五環旗的名義參賽,卻發現整場會議期間沒獲得任何開口的機會。“原來叫我開會就是為了教育我一頓的,”她說。

沒能踏上莫斯科奧運會的賽場,成為了他和她人生道路的轉折點。她立下誓言,不讓類似的情況再度發生,他許下承諾,要讓全世界所有干淨的運動員都有機會站上奧運舞台。

於是,她在1986年成為了國際奧委會委員,1992年當選國際奧委會執委。她叫阿妮塔·德弗朗茨,是目前國際奧委會4名副主席中最資深的一位。

他則在1982年開了自己的律所,1991年加入國際奧委會,2000年成為國際奧委會副主席。2013年9月10日,他接替羅格,當選為國際奧委會歷史上的第9任主席。他是托馬斯·巴赫。

今年7月17日,在國際奧委會第136屆全會上,昔日擊劍少年的開幕致辭發人深省,“出於政治背景或國籍造成的抵制和歧視再次成為真正的危險,抵制體育不會造成任何政治影響。”過往的經歷讓他有著清醒的認識,抵制行為隻會給運動員造成傷害,這不是奧運會該有的樣子。

不容打破的原則

那麼,奧運會該是什麼樣子呢?

“不分種族、社會、文化、政治的差別,將全世界用和平競賽的方式團結在一起,是奧運會扮演的角色,也是我們正在努力實現中的目標,”巴赫說。

“來自206個國家(地區)代表團和難民代表團的運動員因奧運會而齊聚,平等地在奧運村中共同生活,交流想法並討論,”巴赫闡釋,“通過這種方式,創造友誼、理解、尊重和團結的氣氛,這就是奧林匹克精神。”

友誼、理解、尊重、團結,這是維系奧運會的基礎,也是不容打破的原則。

與40年前相比,運動員的地位如今提升了許多。包括國際奧委會等大大小小的體育組織均設有運動員委員會,國際奧委會的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更是將自動成為國際奧委會執委。

此外,將運動員置於中心位置的思想貫穿於體育賽事始終,推遲后的東京奧運會想出了200條簡化方案,卻沒有牽涉運動員半分。不僅339個小項比賽照舊,確保運動員村按時運轉更是組織者的首要任務。

在奧運會上,運動員有著充分的權利和自由。唯一的前提是,你的行為不可危及“友誼、理解、尊重、團結”的原則。

眼下,出現了修改《奧林匹克憲章》第50條的呼聲,包括一些知名運動員和美國奧委會等組織都呼吁,這一條中的第二款規定:不允許在任何奧運會地點、比賽場館或其他奧運區域宣揚政治、宗教或種族觀點。

這一條規定使包括領獎台抗議等行為都被禁止。盡管在接受採訪或社交媒體上表達觀點不受限制,仍有一些運動員認為侵害了自己表達觀點的權利。國際奧委會雖然感到壓力,但截至目前毫不鬆口,就是因為這很可能會損害“友誼、理解、尊重、團結”的基礎,即使是居於中心位置的運動員也不行。

國際奧委會資深委員理查德·龐德一向以快言快語著稱,今年2月,他在國際奧委會官網上發表《運動員的自由表達》一文,對於《奧林匹克憲章》中為何要有此規定,娓娓道來。

龐德認為,奧運會的運動員來自206個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大家有政治、宗教和種族觀點上的不同在所難免。國際奧委會尊重大家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然而這種權利並不是沒有邊界的,“你在領獎台上抗議別人,意味著別人也可以在領獎台上抗議你。”龐德指出,國際奧委會一直致力於用體育將各個種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凝聚在一起,控制自己的行為恰恰是建立互相尊重的重要基礎。

“奧運會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在如今這個矛盾突出、沖突頻仍的世界,奧運會仍然為世界各地的年輕人保留了一片綠洲。在這片綠洲裡,所有人可以齊聚一堂、平等競技。在這裡,他們可以從各自國家間的緊張關系中得到解脫,也不必理會平日裡由此施加給自己的條條框框。誠然,奧運會的守護不會一直存在,但每一屆奧運會的舉行都是前進的一小步——既然17天的奧運會可以讓人們和平、平等相處,那麼或許有一天,全世界也可以實現。”

必須守護的淨土

不幸的是,龐德口中的這一片“綠洲”,目前也有被體育政治化“沙漠”侵蝕的危險。

巴赫在國際奧委會全會中表示,將政治利益摻雜進體育,正在成為更多團體或個人的手段。“我們目前清晰地看到一些跡象,一些國家愈發自私並以自我為中心,這導致了更多的沖突,同時也使文化、經濟、衛生、科學、人道主義援助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被政治化,甚至包括反興奮劑。”

如今的世界,在各種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陰雲下,“退群”、“斷供”、“抵制”之聲不時冒頭。而正如龐德所言,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奧運會更是一種象征,像一片綠洲、一方淨土,將全世界的運動員以體育的名義匯聚,以平等的方式競技,守護著這裡免受政治、宗教、種族等方面分歧的干擾。

“啊,體育,天神的歡娛,生命的動力!”1912年,“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發表《體育頌》,他用了法國的霍羅德和德國的艾歇巴赫兩個筆名。有解釋稱,顧拜旦希望用這種方式告訴世人,即使是當時互相敵視的法國和德國,也可以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增進友誼、互相了解。

消弭分歧、增進友誼,是奧運會獨特的力量。世界為什麼需要奧運會?她讓人們放下了政治、宗教、種族上的枷鎖,她為世界帶來了“奧林匹克休戰”,喚醒了作為人類的整體意識。即便這理想也會遭遇挫折,即便這世界有時陰霾四起,但奧林匹克精神始終在努力放射她的光芒——這光芒映射著人類文明千百年演進的思索與追求。守護這束光芒,就是守護人類共有的一座精神家園。隻有在奧林匹克大家庭中,人們之間的分歧才不是“主角”,取而代之的是人類作為整體,向著“卓越、友誼、尊重”不斷邁進,向著“更快、更高、更強”不斷進取。守護這塊淨土,就是守護人類自己。

“用體育讓世界變得更好”,這條道路固然崎嶇,但不能停下腳步。

(責編:趙欣悅、張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