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推進體教融合工作 實現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長

2020年10月13日16:52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研討會現場 王雪純 攝

人民網北京10月13日電(楊磊) 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廣大干部群眾、專家學者中引發熱烈反響。前不久,體育總局聯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下一步推進體教融合工作做出了頂層設計。近日,由人民網研究院主辦的“學習貫徹總書記講話精神 深入推進體教融合”研討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

與會嘉賓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人民健康和體育事業,從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高度看待體育事業,立足高遠,多次對體育工作做出批示和指示。此次出台的《意見》正是體育總局、教育部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解決好青少年的健康發展問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所提出的重要舉措。與會嘉賓認為,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是深入推動體教融合工作的關鍵所在,首先要從思想上統一,充分領會“健康第一、全面發展”的教育指導方針,同時建立起科學、完善的青少年健康監測、評價體系,充分融合體育、教育、社會各方資源,通過“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真正實現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

南京體育學院校長楊國慶,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鮑明曉,人民日報體育部主任薛原,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北京四中退休教師、中國田徑國際裁判文復生,北京陳經綸分校教育集團校長王鬆,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蘆詠莉,全民健身活動推廣委員會副主任沈冬生,新體育網專職編委譚杰,央視體育頻道導演、體壇風雲人物執行總導演傅佳偉以及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研究院院長唐維紅,人民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唐勝宏,人民網體育部主任張帆,人民網深度調查部記者陳遠丁等出席研討會。人民網研究院副院長、輿論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劉志華主持會議。

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研究院院長唐維紅致辭 王雪純 攝

唐維紅在致辭中表示: “我們召開此次研討會,就是希望通過各位體育、教育界專家學者的智慧,聚焦體教融合中的真問題,提出真招實策,為體教融合、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南京體育學院校長楊國慶發言 王雪純 攝

楊國慶認為,《意見》包含了體教融合“一體化設計”和“一體化推進”兩個原則,真正要把《意見》落到實處,一體化推進是關鍵,但當前確實面臨很多困難。他建議,從五個方面實現“一體化推進”任務。“一是以目標融合為導向,通過設置總體目標,分階段目標,明確體教融合推進的方向﹔二是以理念融合為引領,解決體育和教育部門、政府和社會、社會和市場形成統一思想理念﹔三是以機制融合為核心,構建政府和部門協同配合的機制、責任落實機制以及落實監督機制﹔四以資源融合為支撐,系統整合體育和教育部門各自的資源,這些資源如何充分融合,將是下一步體教融合推進的重要條件﹔五是以措施融合為抓手,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共同推進《意見》提出的37條措施,目前有些措施與現行教育政策不相符,應該如何解決,體育和教育部門工作壁壘如何打破,工作舉措如何創新和探索,這些都非常重要。”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鮑明曉發言 王雪純 攝

鮑明曉在發言中表示:“近年來,我國出台了多部體育相關的政策,這表明中國體育也正在進行戰略性調整。”鮑明曉認為,推進體教融合工作,首先要從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高度上看待體育。“體教融合關系到未來國家發展的動力,體育、教育部門首先要從思想上統一。”其次還要建立一體化競賽體系,“現在學生不喜歡體育,是因為訓練多,比賽少。要把校內聯賽、校際聯賽、冬令營、夏令營,以及四級聯賽體系做好,要按照學生的需求設計,這樣才會有效果。”第三要一體化培養。鮑明曉說:“我們要把高水平運動員看成國家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才,體育的聲譽和社會影響持續向好,體教融合的問題就比較好解決。”

人民日報體育部主任薛原發言 王雪純 攝

薛原認為,《意見》的出台不僅是體教融合的頂層設計,在具體操作層面上也兼具“說明書”的作用,在賽事融通、身份互認、體校改革等方面有很強的指導性。薛原表示:“政策落實還是要走好最后一公裡的問題。文件中的一些措施和原來的政策出現矛盾,這些還需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對‘中梗阻’進行梳理和化解。”薛原認為,用考試作為指揮棒帶動學校體育發展的同時,還需要從體育、教育的規律出發,從孩子身心成長的規律出發,探索更為科學、整體,更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評價體系。體育和教育部門要真正融合在一起,要有耐心,把准體教融合的發展脈絡,首先要促進面向全體學生的身體健康,而后是在這基礎之上的高水平后備人才梯隊選拔培養。

北京四中退休教師、中國田徑國際裁判文復生發言 王雪純 攝

多年從事基層體育教學工作的文復生在會上提出了目前學校體育存在的一些問題。“首先是體育課時不足,第二是學校場地有限,第三是學校經費有限。長期以來,體育、教育部門對於學生運動員身份、資質問題互不兼容。同時,現有教育政策與學校培養高水平競技人才有矛盾,以北京為例,很多在小學從事體育項目訓練的學生,小升初採用電腦排位,升入的學校沒有他練習的項目,這個學生也就無法繼續向高水平發展。”

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通過網絡參會 王雪純 攝

季瀏提出,建議落實四項措施,推動體教融合發展。“第一,真正落實學校每天鍛煉一小時﹔第二,提高體育課質量,開展各種層次、各種形式的體育競賽﹔第三,鼓勵開展課外活動和校外體育活動﹔第四,恢復下午放學后讓學生到操場參與體育運動。”同時,季瀏認為,深化體教融合還要發揮社會合力。他表示:“學校的體育運動,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參與,同時也要讓家長參與到運動會和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中﹔第二,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第三,社區也可以組織各種小型的比賽。”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蘆詠莉發言 王雪純 攝

蘆詠莉在發言中也提出了她對體教融合“一體化推進”的意見和看法。她說:“第一是做好體育課課程設計。這需要體育人和教育人共同完成。另外,目前體育教師有結構性缺編和結構性缺失的問題,如何解決。還有就是場地問題,如何讓孩子進入到專業的場館學習體育技能,這也需要資源整合以及資金的支持。最后就是賽事,要把社區,班級、年級、校級比賽常態化,這對於親子關系也是非常好的舉措。”

陳經綸分校教育集團校長王鬆發言 王雪純 攝

會上,王鬆介紹了陳經綸分校在體教融合中的一些嘗試和探索,通過體育課程改革、組建學生體育社團、開展學生體育技能達人賽等方式推動學校體育發展。對於未來體教融合的推進,王鬆說:“運動一定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未來我們應該給學生建立起體質健康監測方案,對於學生在學校運動期間出現運動損傷,應該建立保障機制以及學校、家長有效的溝通機制,同時,也希望社會上優質的體育資源能夠進入學校,補充學校場地、師資的不足。”

全民健身活動推廣委員會副主任沈冬生發言 王雪純 攝

沈冬生也認為,建立健全的學生安全保障機制、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建設多元化的體育課程體系、補充學生安全和便捷的運動場所是破解學校開展體育工作動力不足的關鍵所在。沈冬生表示,當前深化體教融合工作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應聚焦在優化頂層設計,打通體育、教育人才上升通道,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等方面。沈冬生說:“學校體育是中間力量,但體育教育並不僅僅是學校一方的責任,需要擺好體育的位置,充分認識家庭教育、家庭體育教育的作用,正確認識社會體育教育,提高整個社會對體育功能的價值認識。落實體教融合,促進體育更好地回歸教育,是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和個人的共同責任。應該改變各方觀念,把體育上升到一定層面,全面看待體育的正確價值和意義。”

新體育網專職編委譚杰發言 王雪純 攝

譚杰則從媒體的角度,闡述了自己對於體育教育的理解。他說:“關於體育的概念,我們對一些口號和說法有很多誤讀。比如現在說的最多的就是健康第一,健康第一的意思不是在從事體育、開展體育競賽的時候健康第一、安全第一,而是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健康第一、學習第二。我們不要簡單地把發展體育運動和增強人民體質想成一個因果關系。體育是一個全面塑造人的過程,我們不能把體育的功效低級化,應該把它全面化、立體化。”

央視體育頻道導演、體壇風雲人物執行總導演傅佳偉發言 王雪純 攝

傅佳偉表示,目前體教融合還存在三方面的缺失。“第一是媒體缺失,整個媒體行業對體教的宣傳並沒有形成清晰的合力。第二是家庭體育缺失,家庭沒有運動的環境和基因,怎麼可能讓孩子參與運動。第三是體育高校理論研究缺失,能不能隨著體教融合,讓高校有深入的案例研究,拿出適合中國國情、行之有效的成果出來。”

人民網深度調查部記者陳遠丁發言 王雪純 攝

會議最后,陳遠丁以學生家長的身份談了自己對於體教融合的一些看法。他說:“我作為學生家長有兩個困惑,一個是學生評價。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們就要填素質教育評價表,這12年,我們完整的參與了這個綜合素質改革,沒有任何用。我的孩子的體育好與不好,都無法對我的孩子升學、各方面提供任何幫助。第二個困惑,體育評價和體質評價本身是否科學。我的孩子是女孩,長得快一點,高一點,但是這麼多年,她的身體素質按照BMI的標准一直是不合格的,因為你長得太快。作為學生家長來說,不光是敢不敢鍛煉,願意不願意鍛煉,去哪鍛煉的問題,還有指揮棒的問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包括具體的體質評價和體育評價還有待科學、完善。”

(責編:楊磊、張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