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首次全環不停靠航行

與風浪搏擊 伴夢想起航

本報記者  鄭  軼

2020年12月07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日前落幕。走過第一個10年,海帆賽以專業化運營和國際化視野,探索出一套適合本土辦賽的模式。開啟第二個10年,海帆賽還需抓住發展機遇,繼續提供高質量賽事產品和服務。

在海南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一艘艘帆船相繼駛出碼頭,這一幕讓帆船奧運冠軍徐莉佳心生感動,“盼了那麼久,熟悉的帆船比賽回來了!”不遠處的海面上,33支大帆船賽隊正開啟一段長達580海裡、全程不停靠的海上航程。

比起往年3月揚帆,11月29日開幕的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簡稱“海帆賽”)來得晚一些,但也迎來了首次全環不停靠的賽制。在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主席張小冬看來,海帆賽從蹣跚起步到乘風破浪,始終在堅守中創新,正是這股不懼挑戰、勇往直前的勁頭,讓賽事愈加朝氣蓬勃。

難度升級帶來新體驗

12月3日,海帆賽歷史上首次全環不停靠拉力賽進入沖刺階段。4天3夜的航程中,復雜的天氣與海況如影隨形,一些船隻無奈選擇中途返航,堅持下來的船隊則扛住一輪輪險象環生的考驗。“在海上最艱難的時候,4個絞盤壞了3個,船帆破損,升降繩也斷了。但隻要船在,我們就有信心戰勝一切困難。”第一個沖過終點線完賽后,長橋建設隊船長滕江和如此感慨。

充滿未知與挑戰,賦予長航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帆船專業選手和資深愛好者投身其中。從創辦之初,海帆賽主辦方就圍繞環島航線不斷挖掘新內涵。從設置東、西線拉力賽到分賽段環島航行,從半環再到全環,豐富的賽制變化、不斷升級的難度,每年帶給參賽者不同的航海體驗。

帆船名將沈聖是參賽者中的“老面孔”了。他還記得第一次參賽時,海口、三亞連停泊碼頭都沒有,晚上帆船綁在漁船上,靠快艇載船員往返……短短10多年,從衛星追蹤、鎖帆技術到救援保障、現場仲裁,沈聖見証了海帆賽攻克一個個難關,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土化辦賽的模式。

海帆賽走過第一個10年,以專業化運營和國際化視野,找准自己的坐標。

隨著體育行業有序復工復產,海帆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成功實現辦賽。當開放報名的消息傳來,全國各地翹首以盼的船隊、水手積極響應參賽。

“下一步,海帆賽除了賽事規模擴容,為更多國際高水平船隊打通參賽渠道,還有更多突破的可能,比如航線延伸到北海、湛江或西沙,青少年賽事延長至一兩個月……”賽事副總指揮、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二級巡視員劉平久描繪著海帆賽未來的藍圖。這項由政府、專業公司、市場合力“養大”的賽事,如今已然站上涵養項目文化的新起點。

“融體於旅”帶來新機遇

第二次擔任海帆賽的推廣大使,徐莉佳多了一項新任務:到直播間與帆友們一起互動觀賽。以往的離岸帆船賽,觀眾大多通過軌跡直播了解賽況,這次有了內行解說,更多帆友看懂了門道,還能通過微視頻“隔空”感受航海生活。

依托新媒體進行賽事傳播,正是海帆賽尋求突破的有益嘗試。帆船運動在國內起步較晚,但發展加速度很快。從最初不足幾百人玩,成長到現在每年數萬人次深度參與、數百萬人次體驗。“玩船門檻降低了,賽事設計也要同步豐富,發掘更有價值、有賣點的爆款。”海南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華說。

市場化運作多年,海帆賽已然具備提質升級的能力。數據顯示,2019年海帆賽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1.3億元,直接影響人群近百萬。而借助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旅游島的政策東風,“融體於旅”正給海帆賽帶來新機遇。陳曉華表示,帆船是重視體驗和參與的項目,未來海帆賽可以設計一些長航培訓式賽事,一旦形成規模化體育消費,產業雪球才能逐步滾大。

在徐莉佳看來,國內的碼頭硬件條件足夠優越,社會俱樂部和賽事數量的增速也后勁十足,目前最欠缺的是軟件。“推廣帆船僅靠專業競技是不夠的,關鍵看能否盤活資源,為更多人提供參與的平台。”

目前,海南正對體育產業進行重新布局,通過“一市一品,一縣一特色”避免同質化競爭,將海島獨特的氣候、資源優勢轉化為體育示范項目。劉平久希望,海帆賽抓住稍縱即逝的產業“火花”,做深做精賽事產品,從泊位建設、裝備制造到社會化培訓、帆船深度體驗,實現“一條龍”的促動。

“體教融合”帶來新希望

本次參加海帆賽的船隊中,有一支引人注目的“學生軍”。船長邢增樂率領8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隊員,首次踏上全環航程。“我們學校2013年設立體育休閑專業,那時候我從海南省帆板隊‘轉會’過來任教,組建起這支大學生帆船隊。”邢增樂自豪地說,該專業每年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各帆船俱樂部搶著要人。

中國帆船運動的突破點在於青少年,這已是業內共識。這幾年,青少年帆船培訓呈現井噴狀態,“大手牽小手,全家一起來航海”的模式越來越受歡迎。海帆賽專門設置的青少年OP組別,參賽者來自各地,在不少內陸湖泊也有孩子開始學船、玩船。

過往多年,“帆船進校園”從沿海城市起步,通過校本課程、課外班、夏令營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心中產生興趣。張小冬透露,今年年底中帆協將出台規范性的青少年培訓體系,中小學生的帆船賽事也正在逐步搭建中。

海帆賽公司從2016年接手了一家帆船學校,利用寒暑假開展青少年帆船培訓、體驗活動。劉平久希望借助“體教融合”讓更多孩子邁出接觸帆船的第一步。“帆船運動員退役后,可以成為學校體育教師、教練。當更多學校、家長意識到參與帆船對孩子成長的價值,師資缺口會越來越大。”

本屆海帆賽最年輕的舵手許澤熙隻有20歲,卻有著12年的帆船經歷。在海上搏擊風浪的日子,讓他擁有很多同齡人不曾體味的快樂與收獲。“勇敢去嘗試帆船吧!當更多年輕人走近海洋,中國帆船運動的明天將大有可為。”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7日 15 版)

(責編:歐興榮、胡雪蓉)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