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傳統體育項目煥發新的活力,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近日,成都市迎賓路小學學生在體育課上練習傳統五行刀法的視頻走紅網絡,孩子們手握長刀虎虎生風的樣子,贏得網友點贊。值得一提的是,該校從2011年起就將武術特色課程引入校園,至今已開展了10年。
據了解,孩子們的第一堂武術體育課,老師教給學生的並不是招數技法,而是傳統文化中禮、德、勇、信、強、愛、敬、恆等精神。通過這種方式,傳統體育項目教育融入青少年教育的有效路徑,幫助他們實現從身體技術層面到精神層面的成長。這種教育方式,還可以成為提升個人修養、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教育手段。
傳統體育是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也是時代發展、文化交匯的產物之一。對於傳統體育項目的繼承與發展,不僅是出於延續強身健體的需求,更蘊含著對中華體育文化的認知與傳承。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詠春拳,在廣東具有一定群眾基礎,年逾七旬的詠春拳傳人陳績業與意醫堂等健身團體展開合作,將這一傳統拳種原汁原味地引入健身人群,習練者已經成千上萬。陳績業希望,通過公益推廣,讓更多人接觸傳統體育項目,在強健體魄、磨練意志的同時,也成為傳統文化的傳習者。
如今,舞龍、射藝等傳統體育項目在校園中落地生根﹔太極拳、八段錦的習練人群在健身廣場司空見慣﹔中國式摔跤、風箏等項目的參與者不斷增加,社會俱樂部漸成規模。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傳統體育項目煥發新的活力,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新的歷史時期,傳統體育項目發展不能停留在“低水平維系、圈起來保護”的層面,隻有努力融入群眾體育、積極創新項目推廣,才能伴隨時代發展踏上新台階。因此,無論是在推進全民健身中發揮作用的努力,還是與教育、文化融合發展的嘗試,都會推動傳統體育項目朝著重拾自信、重展風採的方向穩步前進。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26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