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文化的

中国传播与实践

“点亮体育文化之光”系列圆桌论坛

分享到:

卓越 友谊 尊重 奥林匹克精神鼓励所有人

6月23日是国际奥林匹克日。近日,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李玲蔚、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茹秀英、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薛原,做客由人民网体育部主办的“点亮体育文化之光”系列圆桌,围绕“奥林匹克文化的中国传播与实践”展开讨论。

李玲蔚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但是关于奥林匹克日的活动仍将正常推出。中国奥委会积极响应国际奥委会号召,我们将通过云端的形式,让大众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其中。这样的活动形式将更活跃,互动性更强,并且持续时间更长。

茹秀英

大众参与奥林匹克实践活动的机会可能是受阻了,但是通过今年这种网络云端的形式,对奥林匹克核心价值以及奥林匹克思想的认知理解其实是非常好的传播方式。这会让我们更进一步地去了解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奥林匹克所要倡导的一些理念。

薛原

今年确实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年份,体育基本上是陷入一种停摆的状态。在这个时候再看奥林匹克日,我觉得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也许生活现在是被疫情有所改变了,但是体育并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奥林匹克应该也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

李玲蔚

每一届奥运会,无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举办,都会融合本地的一些文化元素。很多文化和理念都可以通过举办奥运会,以及一些综合及单项运动会,去和全世界分享。我认为奥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竞技体育展示平台,更是一个文化的交流平台和将中国展示给世界的平台。

茹秀英

文化内涵是看不到,摸不到的,需要一个外在的展示形式。奥运会和其他大型体育赛事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赛事,更是把体育、文化、教育、艺术结合到一起的节日庆典。我们可以通过可视、可听的形式,把中国五千年优秀的文化展示出去。

李玲蔚

真正让大家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感受奥林匹克运动则是贯穿全年,不分男女老少,更没有地域之分的。过去可能更多的是欣赏体育,而现在不是单纯的欣赏,青少年通过看专业的比赛,能从中学到一些专业技能和顽强精神,从而能更好地参加体育锻炼。

茹秀英

现在全世界的青少年都面临着活动不足的状况,国际奥委会从2005年就开启了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教育计划,希望用竞技运动和身体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动起来。如果我们的青少年都参与了体育运动,这本身就是在践行着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

薛原

通过体育去促进青少年的健康,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未来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从2008年夏奥会到2022年冬奥会,我们让中国亿万青少年更好地感知奥林匹克运动,进而去感知奥林匹克的文化和价值观,期间做了很多奥林匹克和青少年之间互动的活动。

李玲蔚

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精神,体育精神包含很多,但更重要的是要去挖掘公平竞争的精神。在任何一项竞技体育当中都有规则,公平竞争就是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如何去尊重规则、对手及裁判,如何让青少年面对胜利与失败,这都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体现。

茹秀英

就中华体育精神而言,它的核心要素和精神与奥林匹克的精神和文化是有殊途同归的契合。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再到筹办和举办,这本身就是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个窗口,那么到了2022年的时候就是树立这种文化自信。

薛原

奥林匹克是一个渊源流长的西方文明的产物,它在发展过程中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和中国有着越来越多的交集。从参加奥运会到举办奥运会,再到能够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对奥林匹克贡献了非常多的理念、智慧。

点击查看更多

观看视频>>>

 

圆桌介绍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近期,人民网体育部举办“点亮体育文化之光”系列圆桌论坛,邀请体育主管机构官员、体育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思路、问题,展开系列讨论。

李玲蔚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
李玲蔚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

茹秀英
                  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茹秀英

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薛原
                  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
薛原

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

李玲蔚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
李玲蔚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

茹秀英
                  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茹秀英

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薛原
                  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
薛原

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

李玲蔚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
李玲蔚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

茹秀英
                  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茹秀英

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薛原
                  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
薛原

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

Anything in here will be replaced on browsers that support the canvas 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