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取到瑜伽真经了吗?(体坛走笔)

彭训文

2015年06月24日07: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6月21日对全世界的瑜伽爱好者来说是一个自豪的日子。这一天是首个国际瑜伽日。在新德里,印度总理莫迪带领3万余人齐做瑜伽。印度官员称,这一数字创下新的吉尼斯纪录。在我国内地,多场关于瑜伽的活动也在上演。其中,在浙江金华市举行的“蕙兰瑜伽”万人公益庆典颇为引人关注。

  说起张蕙兰,年长一些的朋友应该都能记得,她师从瑜伽宗师柏忠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她的瑜伽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几乎每天早晨和晚上都会播放,瑜伽和张蕙兰走入了千家万户,并深受观众喜爱。应该说,正是有了很多像张蕙兰这样的默默耕耘,才有了今天瑜伽运动在中国的流行。

  与瑜伽在数千年前的印度产生后就门派林立类似,瑜伽的全球化也伴随着如阿师汤加、力量瑜伽、活力瑜伽等数十种流派的出现。各个门派各有各的修炼法门,各有各的“秘笈”,那么,哪一派得到印度瑜伽的真经、算得上正宗呢?这样的困惑不独在世界其他地方,在中国各地种类繁多的瑜伽流派同样存在。

  致力于瑜伽国际推广的莫迪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在联合国大会上提议设立国际瑜伽日时说,瑜伽“体现了精神与身体、思想与行动、克制与满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解释巧妙地规避了目前门派林立造成的尴尬,而是以“和谐”“相应”“统一”等这样一些普适性的价值取向来解释瑜伽的好处。这也正是瑜伽世界流行的根本原因。

  瑜伽文献《薄伽梵歌》说:“没有一个受到控制的心灵和恒定的智力,就不能有安宁和平。”如果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来解释,瑜伽意味着“天人合一”,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因此,对于国人来说,与其在各式瑜伽流派中徘徊不定,不如从个人本心出发,将瑜伽的体位、呼吸、冥想与自己的身心结合——这才是流传千年的瑜伽文化传往各国的“真经”。

  只是,当现实的各种压力让现代人忘记回归心灵的路途时,像张蕙兰等创造“释压和定心法”、瑜伽冥想等本土化的瑜伽思想,不知能否为国人打通其中的“任督二脉”呢?

  千余年前,唐玄奘为结束世人纷争自天竺取回真经;千余年后,一些迷惘的现代人同样将希望寄托在印度古艺瑜伽身上。在金华体育中心,从近万人在雨中仍兴致勃勃地练习的笑容里,我们看到了国人对于瑜伽的热情。不过,要把这种热情化为这些爱好者日常生活里的平和安宁之源,浸润到灵魂深处,真正从印度取到这本幸福“真经”,培训体系、推广规范等机构要做的工作显然还很多。

(责编:胡雪蓉、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