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联赛如何做大市场(体坛走笔)

卢泽华

2016年04月05日07: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3月30日,中国排球协会公布了2016-2017中国排球联赛商务运营推广合作伙伴公开招商项目的初审结果。此次招商共有7家公司参与竞争,这让很多关心排球联赛的球迷松了口气。回望上个赛季,由于迟迟没有落实主冠名商和主装备赞助商,联赛最终面临“裸奔”的尴尬。痛定思痛,本赛季中国排球协会决定对排球联赛的商务运营合作伙伴进行公开招商,作为排球联赛改革“三步走”计划的第一步。

  何为“三步走”?根据排管中心目前透露的信息,“三步走”的第一步是找专业公司来运营联赛,目前已经开始实施;第二步是建立职业联赛准入机制;第三步则是组建排球超级联赛职业联盟。

  这项改革规划透露出一个基本信息,那就是排球联赛要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然而,改革的实施还有许多历史惯性和制度壁垒需要跨越。

  从建立职业联赛准入机制方面来讲,“门槛”的设置意味着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新确立。长期以来,部分联赛运营者希望通过设置联赛准入机制来保障自身的权益。然而,联赛是否实施准入制以及如何在不破坏联赛现有规模和基础的前提下设置准入“门槛”,则是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

  组建排球超级联赛职业联盟则需要从目前排球联赛的根本制度入手。由于受现有竞赛体系的制约,我国排球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在人员流动方面,排球联赛长期以来都存在严重的壁垒,由于球员在自由转会方面存在诸多限制,高投入的俱乐部却买不到好球员,比赛成绩也无法提升,极大地打击了排球俱乐部的积极性,球员的身价也无法在联赛中得到体现。

  要想打破这些制约,就必须对现有的竞赛体系进行改革。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打破现有体制的束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各大排球球队并不是企业性质,而是各省市的专业排球队。而排球联赛本身的定位指向是奥运会和全运会,这就注定它不是职业化的体系。因此,要让排球联赛脱离现有束缚,就必须从根本的运营机制上打破目前的局面,解决排球联赛经营主体和产权关系的问题。目前,负责排球联赛各项事务的是全国及各地方排管中心,排球联赛市场化运营,排球俱乐部公司化以后,管理格局如何变动牵涉到整个业界的奶酪。

  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在2015—2016赛季联赛中,根据中国排协的统计数据,女排决赛前两场天津赛区的上座率先后达到94%和97%,男排决赛3场平均上座率竟达到100%,这体现出中国排球联赛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市场需求的增强与排球“供给侧”缺失之间的矛盾倒逼着改革的进行。

  只不过看到问题容易,解决问题却难。事实上,关于排球改革的方案在几年前就被提出过,内容涉及球员自由转会、打造全明星赛等,但均未顺利实施。因此,相对于提出问题或规划,执行力才是改革能否推进的关键因素。

(责编:张帆、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