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届残奥会上,中国健儿在赛场上奋勇争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图为9月14日,轮椅击剑女子个人花剑A级比赛冠军获得者中国选手荣静(左)在颁奖仪式上与获得铜牌的匈牙利选手克拉伊尼亚克相互擦拭喜悦的泪水。 |
扫描二维码 |
当地时间9月18日晚,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里约热内卢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107金81银51铜,共计239枚奖牌,打破了51项世界纪录,实现金牌榜、奖牌榜四连冠。中国残奥健儿在里约这座“非凡之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展示了非凡的精神力量。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张海迪告诉本报记者,残奥健儿“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国争光”,“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残奥健儿们在比赛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展现出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姿态,让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熠熠生辉。
“我,一直和自己比赛”
作为残奥会“三朝元老”的董超,在里约残奥会R1—SH1级男子10米气步枪站姿比赛中为中国赢得首金并成功卫冕。郑涛在男子S6级100米仰泳比赛中,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拿到中国在游泳项目中的首枚金牌,同时也成功卫冕。在男子SB4级100米蛙泳决赛中,李俊升力压巴西泳坛偶像、北京与伦敦残奥会“双料”冠军丹尼尔夺冠。巴西人叹服:“中国运动员太了不起了!”
然而,每位残奥健儿身上都有着一段悲伤的往事。来自四川自贡的射击运动员董超3岁时因车祸左腿高位截肢,失去了幸福的童年。在观念保守的家乡,他被一些人视为“废人”。最让董超难过的是在学校升国旗、做课间操时,其他人都出去了,只有他一个人留在教室里,默默地看着其他同学做着他无法做的事情。“那个时候我非常羡慕别人,内心也非常痛苦和自卑。”云南昆明籍游泳运动员郑涛6岁时在一次玩耍中触到高压电线,不幸失去双臂,原本活泼开朗的他变得胆怯、自卑,甚至连学校都不愿意去。广西北海籍游泳运动员李俊升因出生时母亲羊水破裂,导致先天性脑瘫,双腿无法行走,一度成了“自闭症儿童”。
令人感佩的是,这些遭遇不幸的少年,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顽强地战胜了自卑,重拾自信。“我始终相信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克服自身的不足和超越自己是最困难的。我,一直和自己比赛!”郑涛的这番话,描述的是所有残奥健儿的心路历程。
常人根本无法想象,没有双臂,如何在游泳池里劈波斩浪。“我只能用仅剩的肩胛骨部分去维持平衡。”郑涛告诉记者。在整个游泳的过程中,郑涛都需要将力量集中在腰腹、背部和大腿处。每天约6个小时的长期训练让他腰部严重劳损。而对于只有单腿健全的董超,射击训练也是异常艰难。握着约9斤重的气步枪,胳膊极容易颤抖,而精准射击要求身体必须保持稳定。而更大的挑战还是瞄准。董超向记者介绍,10米气步枪的靶心就是用圆珠笔在纸上点个点的大小。每天的训练,从眼睛到肢体的酸痛,都可想而知。
“一定要参加下届残奥会”
在郑涛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突然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有点渴了,记者急忙将一瓶矿泉水打开,习惯性地朝他手上递过去,但在即将碰到他的袖口时,才意识到袖管是空的,随即拿起瓶子放到他的嘴边。或许是习惯了不愿更多地麻烦别人,郑涛居然含着瓶口几乎一口气把一瓶水喝了下去。记者担心郑涛呛着,他喝完后笑着说:“没事,我最初在泳池里训练时,每天都会喝一肚子水。”简单的“没事”两个字,后面有多少的故事和辛酸,或许只有郑涛自己心里最清楚,但这位懂事的少年对别人的关心,却实实在在地让记者感慨良多。
谈起自己的成长史,2005年被教练发掘出射击天赋的董超,感受同样深刻。他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残奥会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让他从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成长为出国参加各种大赛的专业运动员。“感谢国家为我们搭建平台,让我们这些残疾人有了展现自己的舞台,开发出了自己都无法想象的潜能。如今,我们还能为家乡、为祖国带来荣耀。”董超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经历去鼓舞更多的残疾人,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谈到未来打算时,残奥健儿无论是多大年龄,都纷纷表示决心参加下届残奥会。5次征战残奥会、夺得4枚金牌的姚娟表示,在残奥会上夺得奖牌是对祖国的最大回报。姚娟说:“我不算老,团里还有50多岁的乒乓老将呢!我一定要再搏一届残奥会!”“我要继续我的游泳梦,直到游不动为止。”李俊升也坚定地说。
(本报里约热内卢9月1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20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