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胜法宝是“做好每一天”(读懂中国女排·队)

本报记者  郑  轶  李长云

2016年09月24日03: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新华社
  制图:李姿阅

  对19岁的龚翔宇而言,过去的9个月简直像做梦一样。从1月第一次入选国家队,到6月世界女排大奖赛首度担纲主力,再到8月登上里约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这个绰号“小宇宙”的姑娘完成了惊人的“三级跳”。9月20日,在女排亚洲杯决赛中,代表国家二队出战的龚翔宇拿下全场最高的21分,又挂上了一枚亮闪闪的金牌。

  这样不可思议的经历,正是这一届中国女排的缩影。郎平2013年刚上任不久,带队拿到亚锦赛历史最差的第四名,那时她定下了一系列目标:2014年进入世界第一集团,2015年重夺亚洲冠军、世界杯争取奖牌,2016年力争奥运突破……而今回望,中国女排将所有“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里约奥运会夺冠后,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输了1场的美国队拿了铜牌,输了2场的塞尔维亚队拿了银牌,输了3场的中国队获得金牌。郎平也曾半开玩笑地说:“这个冠军,是一不小心得的。”一次奇迹或许是偶然,但中国女排3年多来不断突破,这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力量?

  “大国家队”增强实力

  控防伤病“多人打球”

  9月5日晚上9点半,女排姑娘们来到会议室,郎平像往常一样提前等着大家了。这是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的最后一次队会,在国家队效力了11年的徐云丽说,她们几个老队员都把所有东西打了包,“也许结局太美好,所以分别时并没有太伤感。”

  徐云丽征战过两届奥运会,那时的女排“一套阵容打天下”,她大多数时候只能坐在替补席上。但在里约,已经29岁的她几乎场场上阵。这种变化来自郎平的“大国家队”战略:只有首发和非首发之分,大面积轮换主力,使得主力在场与替补上阵的差距难再出现。

  依靠六七个主力队员长期配合达到高度黏合的默契,一直被视为从“五连冠”时期积累的成功经验。但在海外执教过的郎平明白,世界排球的发展趋势对体能、速度和力量要求更高,只有“多人打球”才能使队伍良性循环,“对付不同对手,采用不同的阵容套路,临场指挥也多了随机应变的本钱。”

  这一做法,给中国排坛带来颠覆性的冲击,而效果也显而易见。二线队员和年轻人通过国家队集训飞快成长,老将和伤员也有了更充足的恢复时间。双膝有伤的魏秋月重回国家队的前几个月,一直跟着康复师进行肌肉锻炼,直到伤病情况通过评估才参加全队训练,进而有节制地参加国际比赛。

  郎平当运动员时,“三从一大”“魔鬼训练”是主流,后来她在美国学体育管理,越发意识到科学训练、保护队员才是“生命线”。这一届国家队,队员们已经很少做高强度负重深蹲的体能练习,个人订制的训练方式首次出现。像朱婷入队前两年都没有进行太多力量训练,而是先增加肌肉。有效控制疲劳和伤病,让中国队在大赛有了更充裕的人员选择。

  征战里约奥运的这支女排,平均年龄只有24岁,3/4的队员首次参加奥运会。当初队伍“大换血”后一度状态起伏,但郎平记得袁伟民曾说:“既然起用新人,花点学费也值得。”确定奥运名单时,弃用老队长曾春蕾、主力二传沈静思曾引发争议,但龚翔宇、丁霞等新秀的表现,验证着女排新老交替的成功。

  专业规划弥补短板

  打磨细节挖掘潜力

  郎平说过一句“名言”:单靠精神是不能赢球的,想拼你得有东西,要靠过硬的技术。打磨技术的环节最单调,却是建起万丈高楼的基石。

  刚接过帅印时,郎平给女排的“诊断书”是:基本功比较差、技术粗糙、打法没有套路。从组队开始,弥补技术短板成了必修课。郎平每年在国家队练什么都有规划:2014年练一传和防守,2015年练拦网,2016年练发球。日常训练设置成不同的小单元,按场上位置分组攻关。“技术不足解决了,就是我们的潜力。”郎平这样鼓励着队员。

  2004年“黄金一代”退役后,中国女排曾被诟病盲目追求高度。但身材高大化和技术男子化,确实是世界排坛的发展潮流。“郎家军”的平均身高超过以往,但并没有丢掉“灵活多变”的看家法宝,其中秘诀就是各个位置职能的革新性规划,比如主攻要有接6轮一传和后排防守的能力、接应要有打调整强攻的能力等。

  赛场内外,郎平抠细节是出了名的。队员们说,郎指导经常提前去勘验训练场馆的地胶是否存在隐患,训练时很多细微的动作她都要亲自纠正,一堂5小时的训练课坐不到20分钟。一位记者看过郎平的资料夹,上面是她一笔笔画出的对手进攻路线图。而中国女排的成功,正是依托于专业规划与细节为王的合力。

  里约奥运会时,郎平曾坦言:“除了朱婷一个最强点外,中国队没有哪个位置是绝对强的。”而最终,手里12张牌打出了最好的效果,郎平在淘汰赛的几次神奇换人和临场指挥成了“胜负手”。“超级替补”屡屡奏效,源自几年来一点一滴的积累与磨练。每次备战集训,郎平第一个研究的对手总是巴西队,正是足够的心理与技术储备,才能在淘汰赛实现逆转。

  强手之间很多时候比拼的是“心理战”。里约奥运会1/4决赛对阵巴西队第一局失利时,郎平耐心地安抚大家,“不着急,咱一分一分拿”;张常宁在决赛“冠军点”被派上场发球,郎平告诉她:“你放松,果断发,随便发。”主帅的淡定与信任,决定着一支队伍的士气和韧劲,扫除“心魔”让中国女排勇往直前。

  团队建设突破传统

  开放视野撬动变革

  女排从里约凯旋后,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除了听不够的奥运夺冠故事,人们更关心一个“敏感话题”:下一届奥运会,郎平还能执教吗?

  在中国排坛,郎平是一个无法复制的符号。她的资历、威信甚至偶像效应,无人能出其右。上任伊始,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就给予她选材用人的绝对话语权、自主搭建教练团队等承诺,并全力提供人财物支持,这几乎是国内其他教练难以企及的。

  郎平没有辜负这份信任,给国家队留下的不只是人才财富,更是一系列观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比如,与“大国家队”相对应的复合型保障团队,从欧美请来体能师、康复师,设置数据统计和视频分析人员,基本与国际接轨。里约奥运会时,女排的教练和保障人员共13人,与运动员配比超过1∶1,这在以往的国家队很难想象。

  对资源的调动与整合、国际化的视野,奠定了这一届女排的高起点。而郎平打开的这扇窗,让人看到传统模式的改革方向。这几年,中国女排从各省市抽调的助理教练多达十几位,对教练员人才的挖掘,让最新训练理念得以向基层传导。队员们说,“国家队体能师的训练计划细致到每周做什么,还配着视频,回去打联赛也能照着练。”

  当今世界排坛处于群雄并起的时代。尽管中国女排已重回世界排名第一,但与美国、巴西等强队相比,实力仍在伯仲之间。里约奥运周期,郎平主动求变的同时,也敢于舍弃一些国际比赛的成绩,最终3年迈上了3个大台阶。就像郎平当初希望的,“重要的是,把中国女排带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其实胜利没什么秘诀,就是做好每一天。每个人竭尽全力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至于结果是什么?可能重要,也可能不重要。”——郎平的感悟,亦是中国女排重新崛起的密码。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24日 07 版)

(责编:王政淇、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