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球 弄清门道乐趣多(大昭评论)

2016年09月29日08: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般的球迷对规则的了解和理解或多或少有盲区和死角,有人却出于对球队情感等原因动辄指责裁判,这是很狭隘的

  

  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很快又将进行一轮角逐,国内足坛的中超、中甲联赛也到了确定赛季排位的关键阶段。临到这种时刻,一面是比赛过程中每球必争,拼得更激烈,另一面就是对裁判员的判罚锱铢必较,谁也不愿意在细节上受到损失。

  有鉴于此,中国足协接连举办培训活动,特别是向采访比赛的媒体记者宣讲国际足联最新版本的规则。未雨绸缪总是有必要的,尽可能减少在传播信息时的误解误导,对比赛双方和关注比赛的球迷也是公正和负责的。

  说起来,足球运动好像很“平民”,人人都看得明白,谁都能评头品足。可是,媒体负有引导舆论之责,起码要做好三项功课:

  一是了解规则。国际足联根据比赛实战的情况,不断调整和修订规则。既然传播足球信息,规则的变化本身就是信息,媒体有责任帮助球迷用新规则的眼光观赏比赛。

  二是理解规则。搞清楚规则为什么做出修订,条文字面之下的真实用意何在。机械执行规则是及格标准,吃准规则实质是艺术,所以,裁判员才会在等级和执法水平有档次之分。

  三是表述规则。媒体不能说外行话,即便是球迷都明白何意的俗称,只要涉及规则,总得有根有据,用词不当、不准甚至不对,是可能以讹传讹的。

  中国足协裁判主管部门以多媒体方式,逐一解读新版规则的改变,让媒体记者有“原来如此”的感觉。至于为什么理解上有过偏差,也通过与裁判专家沟通交流得以释疑。

  足球比赛,胜负悬念和竞争观赏是魅力之所在,而这一切均须在规则的严格约束和保护下进行。喜欢足球的人大多不会承认自己是足球“法盲”。其实,一般的球迷对规则的了解和理解或多或少有盲区和死角,有人却出于对球队情感等原因动辄指责裁判,这是很狭隘的。由此可见,足球规则“扫盲”做得远远不够。而且,脱离实战的规则“扫盲”效果会差得多,还是应结合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的广泛开展,将其融入其中,这也是积淀足球文化的内容。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29日 15 版)

(责编:胡雪蓉、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