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精神“传家宝”

2016年10月01日03: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茅台古镇中国工农红军纪念墙。
  资料图片

  中国女排在漳州基地训练。
  漳州训练基地提供。

  中国女排在漳州基地训练。
  漳州训练基地提供。

  半截皮带原件。
  资料图片

  中国女排腾飞馆。
  本报记者张晔摄。

  四渡赤水纪念馆展厅。
  吴凡摄

  红军在遵义期间留下的标语。
  吴凡摄

  土城古镇老街。
  吴凡摄

  兰考堌阳镇徐场村古琴作坊。
  侯永胜摄。

  兰考东坝头乡的黄河岸边。
  李宇翔摄。

  编者的话

  80年前,红军将士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在艰苦卓绝的历程中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50多年前,焦裕禄面对兰考看不到边的黄沙,立下“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的誓言,带领干部开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征程。

  30多年前,女排姑娘们在决赛中,连续打败世界强手,获得了5个世界冠军。在国门初开,国人最需要自信的时候,给予国人巨大的鼓舞。女排精神成为时代标杆。

  还有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每一种精神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每一种精神都是催人奋进的力量。

  重访故地,追思英烈, 正是仁人志士坚守信仰、不畏艰险、前仆后继、蹈死不顾,所以才有中华文明的不绝一缕,才有一息尚存之后的重新崛起,才有屈辱之后的觉醒与爆发。这些民族精神,也将在新时代激励我们为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

  今天是共和国67岁生日,让我们翻开历史,走近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重温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传家宝”。

  

  80载风雨征程,信仰不变血脉赓续

  “半截皮带” 记录长征精神

  本报记者 李 坚

  在某集团军军史馆里,陈列着一条老式牛皮皮带,它只有半截,上面烙着“长征记”3个字。每年新入伍的战士都要到军史馆参观,聆听“半截皮带”的故事。皮带的主人是谁?为何只剩下了半截?又是如何保存到今天的呢?面对记者的疑问,该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军史办干事朱翔向记者讲述了那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皮带的主人周广才是红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274团8连的一名普通战士。”朱翔说,在80年前红军翻越雪山草地时,周广才和战友们将皮带的另一半熬成了“牛皮带汤”充饥,剩下的半截皮带,他们铁了心要留下来去见毛主席。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战士们忍饥挨饿,将这半截皮带保留了下来。

  时光回溯到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根据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指示,两军分路向北挺进。红31军第三次穿行在茫茫数百里的草地上。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呢?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横宽300余里,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湿地。自然环境恶劣到什么程度?朱翔向记者形容:“草甸之下,积水淤黑;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据说,当地群众听说红军队伍要凭借两条腿穿越草地,摇头劝说:“只有蓝天上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可以穿越草原,你们还是回去吧!”除了自然环境恶劣,部队还面临着缺衣少粮的严峻考验。

  “刚进入草地时,战士每人每天还有三两青稞面粉,行至中途,就陷入了断粮的窘境,一日一顿,一顿半饱。”朱翔说,为了战胜饥饿,战士们想尽一切办法:挖野菜、嚼草根,甚至从牛粪里捡食牛没有消化的粮食,还有战士因为误食了毒草而身亡。最后连野菜草根都没有了,战士们就把钉鞋的皮子、皮带熬汤喝。

  《牛皮腰带歌》由此而来。“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雪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一截用来煮野菜,一截留下见中央;不怕艰难困苦多,颗颗红星永向党。”在艰苦的环境中,战士们仍然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乐观。

  周广才当时只有14岁,他所在的班原有14名战士,到达草地时只剩下7人。进入草地不久,他们的干粮也吃完了,只能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到后来连野菜也找不着了,他们只好吃枪带和鞋上的皮子。这些东西没多久也吃光了,于是大家解下自己的皮带煮着吃。

  朱翔告诉记者,凭着几条皮带,周广才和战友们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来,战友们的皮带都吃完了,全班只剩下最后一条皮带,也就是周广才那条皮带。周广才有些不舍,因为这条皮带是1934年他在任合场战斗中缴获敌人的战利品,已经陪伴周广才两年时间了。为了抵抗饥饿,周广才含泪将自己的皮带拿了出来,看着班长用小刀把皮带切成一条条的细丝,漂在稀溜溜的汤水里,他忍不住痛哭了一场。当皮带第一个眼儿前面那一截被吃完后,周广才实在忍不住了,他哭着对战友们说“我不吃了,同志们,我们就快胜利会师了,把它留着做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见毛主席。”大家将吃剩的半截皮带保存在挎包里,再没有一个人打它的主意。

  后来,周广才的6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随红四方面军胜利到达了延安。为了缅怀牺牲的战友,铭记那段艰苦岁月,他用铁筷子在皮带背面烫上了“长征记”三个字,并用红绸子把皮带包好,压在了箱底……1975年,周广才将这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国家,后由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在该集团军,“半截皮带”的故事在军营中代代传诵。纳入巡回宣讲,搬上银屏舞台,写进教材教案,融进文化氛围,官兵们在回顾红色经典、感悟红色传统中,坚定信仰信念,铸牢铁心跟党走的军魂。

  集团军某红军团4连由周广才当年所在的红274团8连延续而来,连长余渊告诉记者,连队将“半截皮带”红色经典中所蕴含的铁心跟党、坚定不移、不畏险阻、坚韧不拔的精神,作为建连育人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官兵做党的忠诚卫士,矢志不渝投身强军兴军的伟大事业。

  时光荏苒,80载风雨征程,“半截皮带”传承的红色基因,赓续的红色血脉,始终没有改变。

  

  这场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经典战役,让酿出美酒的河水流淌红色记忆

  赤水河边 倾听历史回响

  郝迎灿 周俊南 向 婧 吴 凡

  不管有没有到过赤水河,你一定都听过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这场在党的历史上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经典战役,让能够酝酿出甘美茅台酒的赤水河,流淌着红色记忆,生生不息。都说四渡赤水出奇兵,到底奇在哪里?今天又演绎着怎样的精彩?

  毛泽东“最得意之笔”的战役

  刚刚走进位于习水县土城镇的四渡赤水纪念馆,解说员高红芳就让记者留意序厅浮雕墙上闪耀着的一句话——“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

  说这句话的,正是“导演”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毛泽东。“1960年,当有人称赞毛泽东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时,这位身经百战的老人摇了摇头,坚定地说:‘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高红芳告诉记者。

  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后,蒋介石调集重兵进逼遵义地区,对红军形成铁桶般的重重包围。毛泽东等指挥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开始了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

  在通往土城、横跨赤水河的大桥上向右眺望,便会看到离河岸不远处有两块巨大的石头,表明了土城的浑溪口的所在地。1935年1月29日凌晨,中央红军从这里,以及蔡家沱、元厚等地一渡赤水河。

  这“一渡”让受到国民党军队重兵堵截,在土城战斗中陷于被动的中央红军摆脱被动,改向云南扎西地区前进。

  高红芳说:“国民党派重兵防守川黔边境并封锁长江。这时候,毛主席判断蒋军主力大部被红军吸引至此,黔北出现兵力空虚,红军可以出其不意打回去。”于是,红军随即放弃渡江,在2月中下旬从二郎滩、太平渡东渡赤水回到贵州,打响遵义战役,重占娄山关、遵义等地,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在离土城街上不远的淋滩村,就有一个二渡赤水的渡口。

  一个月内两渡赤水,从红军这个“折返跑”中就可以看出毛泽东战术的机动灵活。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3月16日至18日,中央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占了茅台镇,再次向川南古蔺、叙永前进,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

  此时焦急的蒋介石,立即从云南调兵奔赴贵阳,不料又中了毛主席设下的圈套。正当国民党滇军东调施援时,红军却越过湘黔公路向西疾进,直插云南进入昆明,渡过金沙江,最终跳出敌人包围圈。

  “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提到: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中最精彩绝伦的篇章。我想这是因为它谱写了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李宛儒告诉记者。

  茅台酒“洗脚”的传说

  红军驻扎茅台镇期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悬疑。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这样写道:“当时,那些稚气未消的红军战士不知什么是茅台酒,他们涌入街道两侧的酿酒作坊,用茅台酒冲洗他们疲惫和打了泡的脚。”

  “红军用茅台酒洗脚的传说究竟是真是假?”现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确有其事,但并非洗脚,而是用来疗伤。”

  因为长途跋涉加上激战连连,不少红军脚上起了水泡,身上有伤。这时他们发现茅台镇的大街小巷都是售卖白酒的铺子,而白酒在民间一向有着消毒杀菌的作用,于是一些战士便买酒来擦脸、擦脚。因为茅台酒有舒筋活血、消炎去肿的功效,战士们的许多小伤得到了痊愈。

  这一点在红军医院纪念馆所陈列的红军干部团上干队队长萧劲光的回忆片段中也有所体现。“我们在茅台驻扎了三天,我和一些同志去参观了一家酒厂。有很大的酒池,还有一排排的酒桶。我们品尝了这种名酒,芳香甘甜,沁人心肺,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有的同志还买了些用水壶装着,留在路上擦脚解乏。”

  红色基因在赤水河畔延续

  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红军医院纪念馆、毛泽东四渡赤水陈列室……如今在土城一带,四渡赤水纪念馆景区内,有着一个纪念馆群,包含了10多个国家级文保单位。这些都是红军当年在习水县境内转战60余天留下的红色印记和宝贵财富。

  其中,四渡赤水纪念馆于2007年建成开馆,2009年免费开放,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馆名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将军题写。

  在青杠坡战斗中,当时任红三军团四师十团营长的张震腿部负伤,在土城青杠坡村的永安寺疗伤。治好后,由当地群众抬着追赶上了大部队。明代修建的永安寺在当时还作为红军的野战医院,寺庙僧人积极协助红军医护人员救治了不少红军伤员。

  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些老百姓救治红军的故事。例如,当年12岁的赵文斌,发现几名红军战士负伤后,躲进了他们家的柴房,他与父亲一起为红军战士换洗血迹斑斑的衣服,每天为红军战士送药送饭,红军战士伤愈后追赶上了部队。

  淋滩村也曾经是红军集中疗养地。民主进步人士刘纯武在父亲刘春和及当地百姓的支持下,收留救助了近百名在青杠坡战斗中负伤掉队的红军伤病员。当时刘纯武是国民党区长,他以治安为由,严禁杀害红军,把红军伤员送到自己的老家,供给他们食宿,请人帮他们疗伤,资助他们回部队。

  “为了让这一段段体现着红军和老百姓军民鱼水情的红色往事流传下去,我们通过各种手段把厚重的人文故事,打造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载体,让历史不再是躺在纪念馆里,而是鲜活地走进群众中。同时,也使得我们土城的底色更加鲜艳。”李宛儒告诉记者。

  43岁的肖永洪是纪念馆的一名保安,也是合唱团的成员。不只是他,馆内凡是会唱歌的保安、讲解员、厨师、保洁等工作人员都参加了这个艺术团。他们重新编排了《长征组歌》,平时在纪念馆内免费为游客演出。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在习水县,从老人到小孩对四渡赤水战役都有一定的了解。也不断有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地的党组织或个人来这里,开展党性教育,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等红色体验活动。”李宛儒说,今后,我们要把红色文化更好地宣扬出去,让红色血脉不断延续下去。

  

  女排精神凝聚起振兴中华的热情

  漳州基地 见证冠军足迹

  本报记者 张 晔 钟自炜

  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重回巅峰。荧屏里年轻的姑娘们呐喊、拥抱。

  黄奇山也笑了。在福建漳州体育训练基地,身为副主任的他,笑容里有喜悦,有淡然,更有对远在里约的姑娘们的牵挂。

  女排赢了,漳州这个南方小城,再次因女排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上世纪80年代女排初露锋芒,外媒称此地为“秘密基地”;国家队每逢大赛前必回漳州集训,媒体亲切称之为“女排福地”;如今,几代中国女排人的赫赫战绩,更使它成为当之无愧的“冠军摇篮”。然而,在中国女排和基地人的心里,这里只有一个最贴切最温暖的名字——“娘家”。

  44年,中国女排从这里走来,历经风雨,女排精神在这里酝酿传承,历久弥新。

  滚上一身泥 磨去几层皮

  女排精神源自“竹棚精神”

  时间回到1972年10月,国家体委决定在漳州兴建第一座排球基地,此时,距离即将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重点省市排球队集训时间已经不多了。

  中国女排腾飞纪念馆里记录下这样的“奇迹”——时任漳州军分区司令员于克钊调集几万支毛竹和大批人手入漳,竹筒立柱搭梁,竹片加竹叶为顶盖,再覆盖一层油毛毡,地面以红土、石灰和沙子轧实夯平,一座可覆盖六个排球场地的“竹棚馆”,28天顺利落成。

  12支男女排球队来到这里,其中就有日后名扬排坛的曹慧英、陈招娣、张蓉芳、孙晋芳等。他们白天摸爬滚打、轮番接球,晚上围着一个水龙头洗脸刷牙,凑在井台上打水洗衣。“三合土”一层层磨掉了,垫底的煤渣划破了队员的大腿、肘部,白色的排球上血迹斑斑。“滚上一身泥,磨去几层皮,苦练技战术,立志攀高峰”,原基地主任钟家琪说,在艰苦的条件下,正是中国排球创造的独一无二的“竹棚精神”,激励了整整一代排坛新人。

  “女排精神,实际上就是解放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作为亲历者,钟家琪对女排一步步成长的历史记忆犹新:

  意志怎么锻造?开门训练。队员们到驻军点,学习解放军的事迹;数万人次群众观摩训练,苦了累了,看着场下鼓励的眼神,一次次咬牙坚持。

  水平怎么提高?练兵会战。各甲级队集合基地,每天训练时间至少7小时以上,一个集训季每队比赛常常在30场以上,各队风格流派五花八门,在竞争中得以博采众长。

  1976年,中国女排在漳州基地重新组建,袁伟民教练从12支集训队伍中点出15位女将,穿上了久违的“中国”球衣。这次重组,没有仪式,没有影像,队员一水儿的新人,那时没有人知道,一颗世界排坛的新星将从这里冉冉升起。

  国家队训练更苦了!任务完不成,坚决不下课;标准达不到,加码开小灶。周晓兰,杠铃训练结束如同水里捞出来一样,无意靠了一下墙壁,竟留下一片人形汗渍;郑美珠,为弥补身高劣势拼命训练,几次虚脱,连医生都怪她“连命也不顾”……在“从严、从难、从实”的要求下,一支意志顽强、水平过硬的队伍,登上世界舞台。

  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女排七战七捷,首次夺冠。在北京,人们涌向天安门广场,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在漳州,学生们敲打着牙缸、脸盆,或唱或喊,连暖水瓶都因此摔坏了好多;在基地,厨师班长严文忠,一口气买了二三十块钱的鞭炮,噼里啪啦燃放起来。

  这一切只是开始。1982年,第九届世锦赛,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1985年,第四届世界杯,1986年,第十届世锦赛,中国女排以“五连冠”的佳绩,在中国人“振兴三大球”的梦想中,写下傲人的一页。

  “女排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名片。钟家琪说:“女排精神就是‘竹棚精神’的延续”;长期从事女排报道的原《闽南日报》记者罗如岗说:“女排精神,离不开她们自强不息、爱国奉献”……在那个特殊年代,女排精神远远超越了竞技体育的范畴,凝聚起各行各业振兴中华的热情,也成为陪伴一代中国人成长的精神力量。

  娘家人同甘苦 全力保障后勤

  秘密基地的“秘密武器”

  1981年,女排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建立整整9年的漳州基地才渐为人知。外国教练、媒体记者实地探访时都会困惑:一个训练条件一般,甚至看来非常寒酸的基地,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

  答案要从历史中寻找。1978年,钟家琪被调来执掌基地,而调动的原因,则是来解决“运动员不想吃饭”的问题。“我是有过运动员经历的,那么大的运动量,当然是不想吃饭的。”怎样让队员们“吃得满意”,成为钟家琪上任后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一次次大胆试验下,第二年,基地首创的“自由餐”全面铺开——队员们无论何时结束训练,都有十几种热饭、鲜汤、盘菜可供挑选。

  厨师班长严文忠,队员们训练时,时不时到场边围观,看看训练强度;队员吃饭时,拉拉家常,聊聊口味。渐渐地,他的心里就有了一本“女排食谱”:“周晓兰爱吃红烧猪蹄,袁伟民喜欢海鲜,曹慧英喜欢面食,郎平吃糖拌西红柿最开胃……”甚至学会了打“心理战”,队员们在“猜菜名”中,不知不觉,食欲大振。

  用心之处不仅在食堂。钟家琪把最优秀的员工安排烧锅炉,“有了热水,才能有疲劳恢复的第一步”,基地职工与教练队员们早已熟悉得如同家人。

  “娘家”,这声亲切的称呼,不仅凝聚着一代代女排姑娘们的深情,也是漳州基地时时刻刻对自己的“要求”。

  1985年以前,中国女排的宿舍条件简陋。一天,郎平晚上去公共卫生间时被冻感冒,直至住院。钟家琪召集职工开会时说:“国家把这些宝贝交给我们,我们照顾不好,于心有愧啊!”经过讨论,职工们自愿把盖职工宿舍的钱捐出来建女排公寓,第二年,一座崭新的“冠军楼”拔地而起。

  1992年,中国女排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意外失利。罗如岗记得,消息传到漳州,正在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立即决定增加一项议题——怎样支持女排重振雄风?

  当时,正在修建的训练比赛两用馆“腾飞馆”因资金不足陷入停滞,市里当即决定,号召“人均捐赠一元钱”,很快筹集了500万元,快马加鞭开工建设。

  如今,新的训练比赛场馆、运动员大楼已经纳入基地的规划之中,一个崭新的漳州基地的面貌渐露雏形。然而,正如中国女排的代代传承,精神永续,无论基地如何变化,一颗“娘家人”的心永远在这里,守护女排,风雨前行。

  

  焦裕禄的故事历久弥新,他所奉献的土地沧桑巨变

  “焦桐”树下 回味兰考故事

  本报记者 马跃峰

  秋日的兰考,“焦桐”枝繁叶茂。东坝头边,九曲黄河甩出一个大弯,奔涌而去,涛声淋满鸟语花香的河滩。

  回望1962年,展现在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面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里,枯草在寒风中抖动。焦裕禄不畏困难,带领干部群众,战内涝,抗风沙,治盐碱,开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征程。

  兰考南站

  见证誓言成真

  “各位旅客,您乘坐的G1819次列车,就要开始检票了……”兰考南站,是郑徐高铁上的重要站点。5万平方米的广场大气恢弘。候车厅内,数百张枣红色的真皮座椅舒适大方。随工作人员的引导,乘车从兰考到郑州东站,仅需32分钟,比开汽车节省1个多小时。

  兰考南站每天经停31趟高铁,直达上海约4小时,直达西安约2小时30分。9月15日中秋节,开通仅5天的兰考南站迎来一次考验。原本预计发送旅客1000人,结果当日发送旅客2000余人。

  小小火车站,记录了兰考的变迁。54年前,焦裕禄到任兰考县委书记。第一天,他便前往火车站看望灾民。发出“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的誓言。

  焦裕禄以这样的决心和毅力,不惧病痛折磨,在兰考战天斗地,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几十年后,兰考与各大城市的距离并未变化,但她的发展,一日千里。在火车站这个节点上,我们看到——

  乘客在变:50多年前的乘客衣衫褴褛,携老扶幼,坐着火车去要饭。现如今,乘客衣着时尚,走南闯北,旅游求学,探寻商机。

  火车在变:50多年前的火车靠蒸汽机火车头拉动,经常晚点。如今,高铁领先世界,时速300多公里。

  车站在变:50多年前的兰考火车站,饥民涌动,是城市苦难的见证。如今的兰考南站,将在广场周围建设公交站、长途汽车站、购物中心,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

  东坝头

  治理“三害” 身影犹在

  黄河九曲十八弯,最后一弯在兰考县东坝头。这里呈“U”字形,地势险要,水势凶猛,历史上有29次决口。最近的一次是1932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有民谣流传:“六月二十一,打开南北堤,先淹考城县,再淹小宋集……”

  上世纪60年代,黄河在兰考大地留下纵横交错的河道和洼地,遇旱风沙肆虐,遇涝积水成灾。1963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挖河、修闸、除涝、清淤,进行水患治理,直到1964年焦裕禄去世,工作仍在继续。

  黄河涛声依旧,兰考人通过治理“三害”,早已将东坝头黄河湾变成一个旅游景区。

  驱车前往东坝头,黑色的柏油路平稳坚实,行道树木郁郁葱葱,越靠近黄河,绿色越发浓厚。黄河岸边停泊着几艘船只,经营兰考的特色美味。大堤上,村民正在售卖淘米用的“筲箕”。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边,不少游客拍照留念。远处,几辆玉米收割机正驶过黄河浮桥,轰隆隆的声音带着丰收的喜悦。昔日的黄河故道,换了容颜。

  一片“焦桐”

  种出一项富民产业

  走进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他生前使用过的一些工具至今保存完好。一根探水用的秸秆,无数次测量洪水的深度;一把锄头,伴随焦裕禄与乡亲们一起挖沟、种泡桐。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带领群众用“农桐间作”的模式治理风沙,成效不凡。随后,兰考成为闻名全国的泡桐之乡。在兰考县城,焦裕禄亲手种植的一棵泡桐已长成两人合抱的参天大树,被人亲切地称为“焦桐”。

  今日兰考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坝头堤岸,随处可见泡桐的矫健身姿。泡桐在改变兰考县生态的同时,成为制作乐器的最佳原料。它不易变形、脱脂后透音性好,被誉为“会呼吸的木材”。

  徐场村,以泡桐发家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乐器村”。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徐场村因加工古琴而出名。全村600多口人,40多户拥有古琴作坊,年产古筝、古琴、琵琶等乐器20多个系列5万余件。据统计,近年来兰考利用当地良好的桐木资源,开发生产古筝、琵琶、古琴、二胡等20多个品种的民族乐器,年产民族乐器40多万件,年产值15亿元。国内古筝、古琴、琵琶的音板80%来自兰考。

  在新的扶贫攻坚战中,兰考陆续引进恒大、富士康等产业巨头,建设家具产业联盟和富士康产业园。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干部十不准”

  廉政声音回荡在大地

  站在兰考的大街上,裕禄大道、焦桐路等名字,彰显着焦裕禄同志与这座城市的血肉联系。焦裕禄同志的陵墓,让人肃然起敬;纪念馆内,老旧的藤椅令人动容,仿佛一直在讲述焦裕禄的过往。

  焦裕禄不准孩子“看白戏”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有一次,焦裕禄的孩子看戏时,告诉检票员“焦书记是我爸爸”,没有买票就进去了。焦裕禄得知后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了一顿,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

  接着,焦裕禄又建议县委起草了《干部十不准》的通知:(一)不准用国家或集体的粮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二)不准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三)不准赌博。(四)不准挥霍浪费粮食,用粮食做酒做糖。(五)不准用集体粮款或向社员摊派粮款演戏、演电影。谁看戏谁拿钱,谁吃饭谁拿粮。(六)业余剧团只能在本乡、本队演出,不准借春节演出为名,大买服装、道具,铺张浪费。(七)各机关、学校、企业单位的党员干部,都要以身作则,勤俭过年,一律不准请客送礼;不准拿国家物资到生产队换取农、副产品;不准用公款组织晚会;不准送戏票;礼堂10排以前的戏票不能光卖给国家机关干部,要按先后顺序卖票;一律不准到商业部门要特殊照顾。(八)不准利用职权到生产队或其他部门索取物资。(九)积极搞好集体的副业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不准弃农经商,不准投机倒把。(十)不准借春节之机,大办喜事,祝寿吃喜,大放鞭炮,挥霍浪费。

  当时,兰考连年受灾,有少数干部提出改善县委机关办公条件的想法。对此,焦裕禄提出了严厉批评:“干部不领,水牛掉井。灾区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有这种想法也是很危险的。”

  如今,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内,“干部十不准”镌刻在墙上,供后人学习和瞻仰。兰考礼堂定期免费举办讲座、文艺演出、非物质文化展演等活动,已成为兰考践行“干部十不准”的重要载体。

  在这里,座位先来后到,不搞任何特殊。政府活动在这里举行,普通群众可以随时参与,听一听、评一评。这不仅拉近了党委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也敦促相关部门认真作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本版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01日 06 版)
(责编:白宇)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