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观念为项目发展带来新活力

冰雪运动装上了风火轮

本报记者  季  芳

2016年10月25日03: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虽然本年度的冰雪季还没有到来,但日前结束的2016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以下简称“冬博会”)却让冬季项目在国内提前升温。作为国内首个专业的冰雪展会,冬博会不仅为促进冬季运动的发展搭台,同时,它也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在2022年冬奥会的热潮之下,国内冰雪产业的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赚足人气

  在人民体育展区,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滑雪体验的活动总是能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体验者只需站上类似雪板或雪地摩托的体验设备,戴上眼镜般外形的VR头戴式显示器,便能“驰骋”在虚拟的雪道上,感受滑雪的乐趣。

  在冬博会展会现场,这样的VR体验区为数不少,许多体验者随着场景的变换摇摆着身体,玩得非常投入。

  科技的介入,让人们原本印象中显得寒冷、厚重的冬季项目有了更多的趣味性。不仅如此,像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一些难度较大、对技术和体能要求较高的小众项目,此次被嫁接到VR技术中,也让更多人有了了解和体验的机会。

  技术创新,是此次冬博会呈现出的一大亮点,也为冬季运动赚足了人气。虽然两者的融合大多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条尚需健全,但是在未来,冰雪与科技可能碰撞出的“火花”却令人期待。

  展会上,除了VR技术与滑雪体验的结合吸引眼球外,仿真冰场的出现也备受关注。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滑冰场通常存在高能耗、高成本的经营瓶颈,仿真冰场采用高科技生态纳米材料,表面不需要喷水浇冰,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也突破了季节和地域的局限。冰雪运动推广中存在的场地不足问题,或许因此有了新的破解思路。

  不过,在仿真冰场上的滑行体验与在真冰上是否相同?今年,清华大学率先“试水”。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表示,学校目前的仿真冰场只有300平方米,还在试用期,不过可以基本满足普及层面的滑冰需求。“仿真冰场的日常维护费用比真正的冰场低很多,比较适合在校园里使用。如果同学的需求大,学校也会考虑适当扩大滑冰场的面积。”

  赛事创新助力推广

  在排满雪板雪橇和雪杖的展区内,一条色彩鲜亮的龙舟格外吸引眼球。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条龙舟的底部装有冰刀,船桨也经过改良,在底端装上了“金属刺”,原本在水面上划行的龙舟就这样被搬到了冰面上,成了冰上龙舟运动,一项新赛事也由此产生。

  将龙舟文化与冰雪运动相结合,是这项运动的发明者罗忠义的心愿。致力于龙舟推广的他出生在东北,对冰雪也有着特殊的感情,冰上龙舟的创意便由此而生。在攻克了技术上的难关后,他带着他的冰上龙舟运动曾远赴加拿大、俄罗斯、瑞士等国,在国内外收获了一大批拥趸。

  “年轻人是冰雪运动的未来,冰上龙舟运动除了能让他们体验到速度之外,还强调团队合作,增加了趣味性和参与性,现在看来,很受年轻人喜欢。”罗忠义说。

  近两年,冰雪运动的热潮带动了一批原创冰雪赛事的悄然兴起。冰上龙舟、雪地“马拉松”、雪地足球等许多特色鲜明的群众性冰雪赛事,在冰雪之上附加了更多创意,不仅降低了参与门槛,也为冰雪运动的开展注入了活力。

  不过,推广冰雪运动单有赛事远远不够,场地矛盾需要解决、协会的服务意识和水平需要加强、冰雪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完善……未来还有一个个难题需要攻克。

  “未来的冰雪市场潜力巨大,年轻人会成为主要的消费群体。但是目前冰雪运动进校园的过程依然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缺少师资和场地等。”聚动力(北京)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战略官王伟说,他曾经到一所有3000多名学生的学校调研,结果发现没有一个懂冰雪运动的老师。“这在推广冰雪运动的过程中会是一个痛点。另外,如果培训教师,具体按照什么标准,由谁去培训,一系列新问题又将出现。”

  思路创新拓展空间

  作为2022年冬奥会赛区之一,北京延庆的“冬奥效应”在申冬奥成功后已经显现。最近一个雪季,到延庆滑雪的人数比前一个雪季增长了30%,延庆区副区长张远表示,延庆将以休闲度假为重点规划方向,多领域灵活发展冰雪产业,打造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冰雪之城”。

  将冬季运动与旅游相结合,嵌入城市发展的规划中,思路上的创新,其实反映出一种必然趋势。

  以瑞士为例,上世纪70年代,滑雪运动只是一项消遣娱乐项目,到了上世纪90年代,它成为人们自我展示的方式,成为一种社交形式。到了2010年前后,冬季到瑞士滑雪成为人们度假的另一种选择。“滑雪行业的价值这些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瑞士莱克斯雪场董事长兼执行总裁瑞托·甘德说。

  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认为, 未来滑雪场会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随着滑雪项目的普及,体育产业可以通过旅游来转化产业价值”。他表示,从体育产业来说,旅游可以作为其商业模式之一,将体育的吃住行游购娱模式开发出来,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可以加入体育的内容,增加客流和消费。

  不过,要真正实现“冰雪+旅游”的发展模式,还有很多关节需要打通。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冰雪研究中心主任林显鹏认为,冰雪市场的概念应向冰雪期之外延伸,从雪季管理到四季管理转换。“冰雪产业只是户外运动产业的一个版块,要想把冰雪产业做好,就要把户外运动产业做强做大。外国的一些冰雪产业小镇,如瑞士的达沃斯,冬季有冰雪,夏季有高尔夫、水上运动、山地自行车、户外露营等,甚至还有演艺、会展相结合。”他表示,以山地户外运动为核心,以多产业融合为支点,才能真正促进冰雪旅游的发展。

  瑞士旅游局局长施密德认为,想打好“冰雪旅游”这张牌,提升服务品质、保障用户体验至关重要。“为了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务,瑞士境内实现了火车、船、公交等交通设施的一票通,方便爱好者到达滑雪度假村。”他说,“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提供高端的定制化服务。比如,游客在机场托运了雪具后,可以直接到预订的滑雪场去领取。他们完全不需要背着沉重的雪具在城市里穿梭。”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5日 23 版)

(责编:袁勃、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