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冰:从体操“吊环王”到创业者

本报记者 李 婕

2016年11月03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陈一冰

  10月30日,北京气温不到10摄氏度,在“斯巴达勇士赛”赛场边,中国体操“吊环王”陈一冰的到来,掀起了参赛者和观众的围观热潮。他和近4000名参赛者一起,体验了拥有6公里赛程、兼具22个“冰与火”障碍的赛道。

  这场由中国体育营销公司盛力世家引进的专业竞技类赛事是第一次来到北京。除了作为前运动员来参与比赛,陈一冰此行还有另一个目的:寻找与赛事的合作机会。

  自2013年退役,陈一冰投身与体育相关的创业中,开办自己的公司。从运动员到创业者,陈一冰对本报记者说,他会始终活跃在体育圈。

  联结两片天地

  走下“斯巴达勇士赛”的赛道,陈一冰连呼“不简单”,“但非常适合有挑战精神的健身人群。”陈一冰把奥林匹克看作竞技运动的游戏,而这场斯巴达勇士赛,则是在大众运动拥有一定基础之后,让运动者挑战高难度和趣味性的一种比赛。

  不论是这种竞速障碍赛,还是“一睁眼全国各地都在举办的马拉松”,都印证着陈一冰几年前对大众体育市场的判断——“这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行业”。

  2008年起,陈一冰就与合伙人一起开办了健身俱乐部。开到了全国第6家,他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技术与大众的健身需求之间的契合点。2013年退役后,经过1年的市场调查,陈一冰在去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型动体育,主打国家职业教练的培训与认证。

  在对市场的判断之外,陈一冰还有另一个初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世界冠军,但他们可能经历了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当他们退役的时候,这些付出就被浪费了。”他认为,以前运动员退役之后服务的主要是竞技体育,而正在成长的大众体育市场,为运动员转型带来机遇。所以,他搭建型动体育这个平台,希望联结起这两片天地。

  创业的初学者

  从5岁到29岁,陈一冰的生活与体育和体操紧紧关联在一起。但到了开公司、自己创业时,陈一冰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觉得自己会的东西太少了。”他说。

  这1年多时间,陈一冰基本保持每天12小时的工作状态。从了解互联网思维、招聘公司第一个员工,到和投资人洽谈、管理40人的团队、被人回绝后如何调整自己……陈一冰在一点点学习。“资深体育圈的创业初学者”,这是陈一冰对自己角色的定位。

  不过,从运动员到创业者,陈一冰有一个方面很熟悉——激烈的竞争环境。在当运动员的时候,要达到竞技体育中“只有第一”的状态,这让陈一冰的精神压力很大。“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对自己伤病的控制,对对手成长的紧张,都是顶尖的压力体验。”

  “每天睁眼就浑身酸痛,特别不想练,有惰性,有恐惧,这需要一天天克服。”陈一冰说,这是运动员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而变成公司CEO,陈一冰则面临“一睁眼就是一堆邮件,有人要合作,有人要加入,有人要离职,太多事儿了”。但他同时对此看得很平淡,“我从5岁起就在这种优胜劣汰的状态”,从生理和心理上,他都很自然地坦然面对这些挑战。

  “想成为李宁哥”

  “创业需要团队合作,你个人总会有短板,比如资本、法务、财务方面的知识等。”原来管好自己就可以的陈一冰,现在需要处理很多事情。陈一冰说,创业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承认和接受自己的弱点。

  而奥运冠军创业的噱头,又让陈一冰觉得自己手持一把“双刃剑”。“奥运冠军给我更好的平台,比如我能见很多互联网大咖。”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他“会不会只是玩票,不去参与管理”。

  所以,对于退役后的生活,陈一冰进行了深入考虑。“前30年,我立志为祖国争取荣誉,型动体育是我后30年想要做的。就像学体操需要从学前滚翻后滚翻开始学起,其中可能会有失误,但选定了就要坚持。”

  陈一冰说,退役后的生活是他的后奥运时代,过好这段生活首先要设定一个小目标。“小目标就是成为李宁哥。”陈一冰开玩笑说,他希望通过两到3年的努力,型动体育可以成为大家都认可的体育公司,希望公司培训的健身教练都持证上岗。

  作为体育人,他希望把专业和安全带给大家,也希望所有退役运动员能够顺畅地用自己的技能服务大众。“这是我最大的梦想。”陈一冰说。

(责编:胡雪蓉、张帆)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