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奥筹办有序进行中 大部分场馆年底前竣工 

本报记者  季  芳

2016年11月27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1月底的韩国平昌天空澄澈,山岭之间,为2018年冬奥会改造或修建的雪道清晰可见,一座座赛时场馆正陆续建成。一片忙碌的景象仿佛在默默地告诉世界,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脚步近了。

从位于山坳之中的主新闻中心环顾四周,就可以把平昌赛区的雪上项目赛场尽收眼底。山顶上,跳台滑雪赛场高69米的运行中心格外醒目,山脚下,奥运村的建设正在紧张进行,而从山上到山下只需要大约5分钟的车程。“我们的比赛场馆非常紧凑集中,从奥运村出发去任何一个赛场,都可以在30分钟之内到达。”平昌冬奥组委发言人成百柔表示,平昌冬奥会分为冰上和雪上两个赛区,分别安排在江陵和平昌山区,但两地的距离并不远,只相隔37公里,且分别建有奥运村。“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希望最大程度地节省运动员的体力和时间,减少奔波之苦,让他们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比赛。”他说。

平昌冬奥会举办城市平昌、江陵、旌善之间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顺利推进中。据悉,从首尔仁川机场到平昌新建的高速铁路将于2017年6月完工,届时往来两地的用时将从目前的3小时缩短到50分钟,迅捷的交通将大大方便参赛选手和各方来宾。

举办冬奥会比赛的12座场馆中有6座是新建场馆,这些新建场馆的完工率已达93%。按照计划,大部分场馆会在今年年底前竣工,随后将进行测试赛。“我们会尽一切努力,保证平昌冬奥会顺利举行。”成百柔说。

不过,相比申办之初,气候的变化给赛事组织带来了新的问题。近两年,平昌遭遇暖冬,冬奥会举办时很可能会像当年的温哥华和索契一样,面临少雪的尴尬。为解决这一问题,平昌冬奥组委正在积极寻找对策。“今年3月,我们在两个地方尝试储备自然降下的雪,到现在经过8个月的时间,一个地方剩下50%的雪量,另一个地方还剩下30%,说明我们的方法已经见效,但还需要继续完善。”成百柔说。据测算,平昌冬奥会将需要约25万立方米的人工造雪,并将因此增加约10亿韩元(约合600万元人民币)的成本支出。

平昌的冬奥会申办之路充满曲折。在经过了2003年和2007年两次申办失利后,平昌在第三次申奥期间提出了“New Horizons(新天地)”的口号,呼唤冬奥会向整个亚洲以及冬季运动的“贫瘠之地”进发。

申办成功后,“新天地”对平昌而言又有了新的内涵:借助冬奥会的东风,从前知名度并不高的平昌有望被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冬季运动中心。

成百柔表示,每年约有150万名喜爱冬季运动的游客到平昌旅游,而冬奥会的召开,特别是交通网络的完善,将极大地促进平昌旅游的发展。“我们可以制订两天一夜的滑雪旅游计划,让更多来自首尔及平昌周边的人到这里过周末。”他说,“平昌未来会成为亚洲冬季体育休闲文化的中心之一。”

平昌冬奥会也将极大促进冰雪运动在亚洲的普及和发展,为冬季项目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成百柔介绍说,平昌2004年推出了“梦想计划”,邀请非冰雪运动强国的青少年来韩国体验冬季运动的魅力。10余年间,已有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青少年到韩国参加了冬季运动训练营,其中10多位具有运动天赋的少年已经走上了国际赛场,来自肯尼亚和伊朗的两位少年更是成长为奥运选手,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参加了越野滑雪和高山滑雪的比赛。

“以前,平昌只是冬季运动爱好者们的一个度假胜地,希望在冬奥会的带动下,这里能成为亚洲走向世界冬季运动前沿的基石。”成百柔说。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27日 08 版)

(责编:杨磊、张帆)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