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活跃在内蒙古大草原
传统的健身气功走进内蒙古的小学校
人民网北京7月27日电(记者 王继晟)在内蒙古大草原的历史上有过十几个游牧部族,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洗礼,形成了丰富灿烂的游牧文化,也形成造就了许多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搏克、抢枢、布鲁、蒙古象棋、那达慕等都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下称民族运动会)7月中旬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举办,很多民族体育传统项目在民族运动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其间,记者深入内蒙古多地采访发现,民族传统体育虽然历史悠久但仍充满活力。
鄂温克族的抢枢运动成为民族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让非物质遗产传承人--68岁的哈森琪琪格十分欣慰
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陈巴尔虎旗,第二中学射箭馆,身着蓝色蒙古袍的蒙古族牧民乌恩奇正在示范射箭,两腿分立,搭弓射箭,嗖的一声正中40米开外的靶心。乌恩奇的黑色毡帽很独特,帽子上有一个刻着满弓射箭画面和“2015”字样的金质帽徽,“这是20克重的黄金,是我参加2015年呼伦贝尔市射箭比赛的冠军奖品。”当时有近300名好射手参赛,乌恩奇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冠军,赢得了“神箭手”称号。
蒙古族牧民神射手乌恩奇示范射箭并解释说当今蒙古射箭的箭头不是尖的
在这位神箭手的教授下,陈巴尔虎旗第二中学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习蒙古族传统射箭技艺。就在这次民族运动会蒙古族传统射箭(布龙)比赛中,他的徒弟阿勒木斯取得了男子30米第三名、男子45米第四名的好成绩。“射箭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民族文化和记忆的载体,我很高兴自己也能为传播民族体育文化做点贡献。” 乌恩奇说,他期待更多年轻人成为“神箭手”。
蒙古象棋
那达慕是草原民族的盛大节日,从不懂事的孩子到走不动路的老人都喜欢看那达慕。在草原牧区,每年都要举办大大小小的那达慕200多次,最优秀的搏克手(摔跤手)巡回参赛,一年下来能收获100多万元的奖金。其中,“男儿三艺”是赛马、摔跤、射箭的合成全能项目,是草原那达慕的主要比赛项目,把蒙古族汉子彪悍坚毅的性格传承给一代又一代。
抢枢的得分规则就是双方争夺“枢”(古代是固定车轮的销子)触碰到对方的车轮为得分
在满洲里内蒙古健身气功教学培训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健身气功在俄罗斯很有影响力,俄罗斯人常常来到满洲里学习交流。有人甚至跑到少林寺、陈家沟去刨根问底。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体育服务中心主任郝占说:“每年的6月到9月,中、俄、蒙三国间有许多体育交流项目,中俄艺术体操、健身气功、冰球邀请赛、国际象棋、国际飞镖等都是交流的亮点,内蒙古多样化的全民健身活动不仅常态化,还融进了一些国际化色彩。”
在布里亚特人的博物馆,达西介绍说,射箭比赛中射“布龙”最接近生活中的狩猎,因为比赛时布龙放在地上,而不是挂起来
在和林格尔县,一座带看台的赛马场刚刚落成,正在紧张筹备一次传统的赛马大赛;一批新建全民健身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建设中的足球小镇已有盛乐足球俱乐部注册成立,俱乐部聘请了国际A级教练员执教。孩子们在这里训练、学习同步走,内蒙古的孩子从这里走向世界参加了“欧洲杯U9”比赛和中国足协U18的赛事。
根基深厚才能魅力四射,惠及百姓才能后继有人。内蒙古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全民健身有机结合,同时在与外界的交流中发展成长,让传统体育的精髓发扬光大,也开放、借鉴着现代体育文化的优秀成果。仅仅陈列在博物馆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保护就是让民族传统体育活跃于大小比赛、城市社区、草原农村、大学小学,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