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小将李香凝 滑出更好的自己

本报记者  郑  轶

2018年02月24日04: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月23日,中国队选手李香凝在比赛中。
  本报记者 史家民摄

 

  与大多数观众一样,17岁的李香凝2月22日晚也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大战。武大靖夺冠的一刻,小姑娘笑开了花,“特别为他开心,这是我们中国代表团的首金啊。”15个小时之后,李香凝踏上冰面,希望为自己的首次冬奥会之行画一个漂亮的句号。

  23日上午,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比赛展开角逐。江陵冰上运动场的冰面,一袭蓝裙的李香凝是唯一的中国面孔。在此前的短节目比赛中,她第一个跳跃动作就摔倒在地,虽然最终“压线”惊险晋级,但初战奥运的紧张表现令她无比自责。

  “自由滑放开比,爱笑的孩子运气不会差!”粉丝们喜欢称她“香香”,赛前在网上为她打气。李香凝整理好心情,再度冲击自己的小目标。总分154.43分,最终她在24名决赛选手中位列第二十二。“自由滑情绪调动起来了,比短节目滑得好。”赛后,李香凝露出久违的笑容。

  中国花样滑冰最早的突破,正是从女子单人滑开始。陈露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两夺冬奥会铜牌,并在世锦赛摘金。然而,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那套震撼人心的《梁祝》之后,陈露谢幕而去,中国女单也再未“破茧成蝶”。索契冬奥周期尚可一战,到了平昌只剩下“陪太子读书”。“和世界顶级高手比,我们差得太远了。”对于最终的名次,李香凝是服气的。

  技术难度提升的困难,折射出中国女单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的现实。平昌赛场上,很多国外女选手都能娴熟掌握三周接三周的连跳,李香凝作为国内最出色的女单选手之一,因为跳跃成功率低、周数不稳定,至今无法在比赛中使用这一动作。至于表演风格、艺术表现力,更不在同一层次。

  在平昌,孤军奋战的李香凝已然尽最大努力去滑,但对中国花滑女单而言,重新崛起的路该从哪里起步?当日本、韩国两队源源不断地涌现年轻女单选手,改进训练模式、扩大选材面才是我们要下大力气去做的事。

  结束冬奥比赛,李香凝的“小紧张”情绪终于松弛了。“这次我没能展现出最佳实力,希望在北京冬奥会能有突破,滑出喜欢的节目,更好的自己。”她澄净的眼中满是憧憬。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24日 08 版)

(责编:袁勃、胡雪蓉)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