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的梦想起飞(冬奥大视野)

——中国体育代表团征战平昌冬奥会综述

本报记者  郑  轶  季  芳  刘硕阳

2018年02月26日04: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新华社 制图:沈亦伶

 

2月25日晚,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变成欢乐的海洋。历经17天的拼搏、泪水与荣耀,第二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不断取得突破

或许是好事多磨,直到22日短道速滑的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代表团才依靠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比赛中“三连胜加两破世界纪录”的组合拳收获本届冬奥会首金。在平昌,中国冬奥健儿获得1金6银2铜共9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十六名。“金牌数与往届比有一定差距,留下一些遗憾,但也体现了真实水平,总体上表现是正常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表示。

中国选手在平昌冬奥赛场的闪光点,并不能仅仅用奖牌榜上的数字涵盖。

在开局不利的形势下,中国选手始终保持高昂斗志,坚持拼搏到最后一刻。不少年轻选手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0岁的金博洋创造中国选手在冬奥会花滑男单比赛中的最好成绩,17岁的李靳宇在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夺得银牌,20岁的高亭宇为中国男子速度滑冰实现冬奥奖牌零的突破……他们不仅释放出巨大潜力,也体现了我国冬季项目男、女趋于平衡发展的好势头。

长期落后的雪上项目不断取得突破成为一大亮点。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首次实现冰上和雪上参赛人数持平,钢架雪车、雪车、女子跳台滑雪、女子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等多个小项首次获得参赛资格,中国队的奖牌来源也由以往的3个分项增加到5个分项。刘佳宇夺得女子单板滑雪冬奥会首枚奖牌、耿文强在钢架雪车“首秀”获得第十三名、15岁小将张可欣创造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历史最好成绩……这些不俗表现证明,只要敢于尝试、选对道路,中国队在雪上项目也能有所作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和高山滑雪等基础大项中,中国队仍与世界顶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冰强雪弱”发展不平衡有所改观,但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规则、发展潮流变化,中国冰雪健儿要走的路还很长。正如高志丹总结:“这次有收获,也有教训。冰上看到差距,雪上看到希望,优势项目受到挑战,潜优势项目找到发展路径。”

挑战与希望并存

25日,邵奕俊和队友们走下平昌冬奥会男子四人雪车赛场,尽管未能闯入奖牌轮,但仅仅训练两年就能站上冬奥赛场,他们的“中国速度”令人振奋。邵奕俊表示:“最大的目标还是学习,作为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跳板,让更多有潜力的运动员积累经验。”

“望向2022年”可谓此次中国代表团的关键词。以下届冬奥会东道主身份出战,平昌是最好的练兵场。尽管中国队的成绩单不如前几届亮眼,其中既受到临场发挥、裁判判罚等因素影响,也必须看到冬季运动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比如短道速滑,6国选手瓜分8枚金牌,从中韩争霸转向多队竞争。这预示着,中国队未来将面临更多挑战。如何做强优势项目、如何解决“尖子太少,尖子不尖”问题……北京冬奥周期,这些都亟待解决。

当然,挑战之中也孕育着曙光。本届冬奥会中国队获得1金6银2铜,花滑双人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等项目,中国选手与金牌的差距只在分毫之间,再经过4年的磨练,具备登上最高领奖台的可能。从参赛队员年龄结构看,中国队在不少项目的主力选手4年后正值当打之年,一批新人或将带来更大惊喜。

平昌冬奥会共有30个代表团登上奖牌榜,第一集团仍由挪威、德国、加拿大等老牌欧美强队垄断,但一些队伍的突破给中国队以启示。从韩国选手尹诚彬夺得亚洲首枚钢架雪车金牌,到日本队在速度滑冰勇夺三金,他们的训练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精细化保障等经验值得借鉴。

北京冬奥会将在家门口举办,中国健儿坐拥天时地利人和,实现“参赛也要出彩”的目标既任务艰巨,也值得期待。目前,平昌冬奥会的102个小项全部建成国家队,跨界跨项选材、“请进来走出去”、科技助力等工作正加快展开。“平昌冬奥会结束就是备战北京冬奥会的开始,每个项目都要做出新的发展规划,认识到时间紧迫性,敞开思路、刻苦训练,打造更能打硬仗的队伍。”高志丹说。

北京将兑现承诺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表演精彩纷呈,北京这座全球首个“双奥城市”向全世界发出盛情邀约。

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是中国向世界许下的承诺。一场紧锣密鼓的筹办战役,随着“北京周期”的开启全面打响。截至目前,北京、延庆和张家口3个赛区按照冬奥路线图和时间表,各项工作步入“快车道”。到2020年冬奥会测试赛前,主要竞赛场馆及基础设施建设将基本建成,乘坐高铁穿梭于北京—张家口赛区,最长只需要50分钟。

得益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下的“奥运遗产”,从办赛经验到场馆资源,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将严格按照高标准进行。北京奥运会的篮球、排球、游泳等比赛场馆将在2022年“变身”为冰上项目场馆。以科技为支撑,完成现有场馆的升级改造,既为新技术应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与国际奥委会“可持续利用”的理念不谋而合。

节俭办赛、可持续发展——国际奥委会的改革思路已融入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中。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指引下,筹办工作产生的效应已经超越体育范畴,被纳入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城市升级的整体考量。以冰雪运动发展,促进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筹办冬奥会的这盘大棋布局深远。

当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出现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舞台,来自全球的冰雪健儿燃起新的期盼。一场“追梦之旅”也由此揭开序幕:中国将为圆冬奥之梦、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之梦、圆体育强国之梦而不懈努力,也将为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贡献非凡力量。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26日 15 版)

(责编:冯人綦、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