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习练者自述:太极拳改变了我的生命进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30年前有幸跟随恩师王培生学习太极拳,现在76岁的我就不可能是一个吃嘛嘛香,身强体壮,可以一次自由高速驾车数百公里、国内国外到处旅游的老汉了。2015年和2016年,我曾自驾游到美国36天,到欧洲六国32天,尽情享受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傅志强练习太极
虽然我现在的实际年龄已经步入老年,但我还真没有品尝到衰老的滋味,无论体力,还是从精神上都觉得有充沛旺盛、源源不断的活力,感觉到生命之火燃烧得正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身心健康标准是“五快两良好”,即快食、快眠、快语、快行、快便和良好个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我现在完全符合这个标准。
1986年,我当时已经43岁,由于年幼多病,病魔缠身,身体一直羸弱不堪。当年5月,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太极名家王培生,并且竭诚邀请王老师到中国日报社教授太极拳(我于1980年考入中国日报,当时中国日报社在人民日报大院办公)。此后,王老师每周一早晨到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大院教拳,让我们学习站坎桩(也叫一字立体桩)。当时,我每天坚持三次站坎桩,虽然花费时间很短,大约一次只需要五六分钟,可是效果奇佳。由于王老师每次来教拳,都是由我来接送,刚开始练拳时我两腿关节炎还时有发作,送老师走后,回来的路上就要歇歇脚,那点路对我来说都是很困难的。慢慢地我发现两腿有力了,走路也不算事儿了!
不到半年时间,我就觉得下腹部坚实而有弹性,可以抵抗重力击打。具备这种能力并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其深层的作用在于积聚了丹田气的能量,可以从本源上逐步治愈许多慢性病。
就这样,太极拳改变了我的生命进程。通过30多年的练习,我也有了一些体会:
1.每天站桩的功夫必不可少。站桩是经过历代实践筛选出来的最佳结构,就像黄金分割法的比例一样。静乃是力的极至,静态的站桩要比动态的走桩更吃力,先把桩站好,才能练习走桩。
2.用意不用力,这是太极拳的精髓。每个动作都要循经走络,联想适当的穴位,这样在锻炼时,适当的穴位之间的联系形成自然的、下意识的意念,就可以做到用意不用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