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新政扶持本土力量收復失地 中超引援變風向
2017賽季隻剩下一場足協杯決賽,各俱樂部都已啟動引援計劃。按照中國足協推出的職業聯賽“外援新政”,明年中超聯賽每家俱樂部全季外援引進總人次、同時注冊人數和同時在場人數分別為6人、4人和3人。由於新政並未對亞足聯外援注冊及上場人數具體限定,因此4支亞冠參賽隊與其他12支球隊的外援配置必然出現差異,對中超聯賽的競爭也會產生影響。不過新政削減外援數量的同時向U23球員傾斜,從長遠來說有利於本土球員收復失地,而“犧牲亞外”也將成為中超的一種趨勢。
亞外聞風“逃離”中超
足協杯決賽第2回合將於本周日在上海體育場舉行,中超最后一張亞冠入場券將水落石出。按計劃,2018賽季國內職業足壇首次轉會窗口於明年1月1日開啟直至2月28日。受外援及U23新政的影響,新賽季中超每隊同時注冊外援人數為4人,同時在場外援人數最多為3人。其實從2017賽季業已推出的外援新政來看,雖然外援同時注冊總人數沒有變化,但因外援同時上場人數減至“最多3人”,中超還是出現了相當數量的“閑置外援”,特別是亞足聯外援。
在今年夏天轉會窗口開啟之際,金亨鎰、張賢秀、金承大、尹比加蘭和洪正好等5名韓國外援先后離隊。在留守中超的7名韓國外援中,除天津權健的權敬源外,大部分都已被邊緣化,明年執行的新政客觀上也加劇了亞外被“清洗”的態勢。在上周末足協杯決賽首回合較量中,申花隊韓國外援金基熙甚至連替補資格都沒有。而在本賽季中超落幕后,也有多名亞足聯外援離開中超,包括中赫國安的烏茲別克斯坦國腳克裡梅茨等人。
足協不給亞冠球隊搞特殊
在2012賽季中段,中國足協為配合參加亞冠聯賽的中超球隊應對多線作戰,曾推出過“同時注冊7名外援”的亞冠球隊優惠政策。由於當季隻有廣州恆大一支球隊從亞冠小組賽中突圍,因此該政策的實際受益者也隻有恆大一家。而由於該政策涉嫌制造不公平競爭,被其他俱樂部所詬病,政策於2013賽季被廢止。按照足協新政,每支中超球隊可以同時注冊4名外援,且可全部為非亞足聯外援。但亞足聯目前在亞冠比賽中仍執行“3+1”的外援使用政策,即各亞冠參賽隊可同時注冊4名外援,其中至少1人為亞外。那麼參加亞冠的4支中超球隊和其他12支中超球隊在引援配置方面的差別就會產生。換言之,亞冠參賽球隊因為需要引進亞外而在外援貯備方面可能會吃虧。
據悉,對於上述可能性,足協內部也曾有過預判。在規則討論過程中,有人曾提出給4支亞冠球隊設計一定的優惠政策,並根據在亞冠競爭中的“進度”區別對待不同球隊,比如“給亞冠參賽隊多配置1個外援名額”。但出於公平競爭考慮,這個提議並沒有被採納。
中超“犧牲亞外”在所難免
亞足聯之所以在2009年改制亞冠初始就推出“3+1”的外援政策,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強旗下各會員協會頂級聯賽間的交流,特別是人員交流,以整體拔高亞洲職業足球的水平。但由於亞冠聯賽分布范圍廣,有些會員協會擔心自身利益受損,並沒有落實到“嚴絲合縫”,其中就包括日本、韓國聯賽。在近幾個賽季的亞冠賽場上,日、韓俱樂部隊單場比賽隻安排1個或2個外援登場的例子數不勝數,而韓國浦項制鐵2013賽季還以“全韓班”奪得K聯賽桂冠,並且在第二年的亞冠小組賽中大比分戰勝擁有豪華外援配置的山東魯能。由此不難看出,日、韓球隊對於外援的依賴程度遠遠低於中超球隊。目前身為亞足聯競賽部負責人的韓國人申晚吉也曾表示,韓國聯賽並不強求亞外登場,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亞外並不一定強於韓國本土球員,而在本國最優秀的球員登陸歐洲之后,韓國聯賽也需要在培養鍛煉本土球員方面擔負更多責任。
從足協新政來看,亞外將不可避免地面臨被逐步清出中超的境地。不過,新政的執行並沒有違背亞足聯相關規則。此外,U23本土球員新政雖然有益於年輕球員被挖掘和提拔,但綜合實力介於外援及年輕球員之間的絕大多數本土其他年齡段球員的生存問題也應引起足協的重視。隨著外援人數被削減,騰出來的上場名額更有益於本土球員的優勝劣汰,無論競爭結果如何,受益的都將是本土球員。既然日、韓聯賽在設計外援政策方面更多考慮的是滿足自身發展需求,中超“犧牲亞外”也無可厚非。歐美強援加本土精銳力量,必將成為中超大多數俱樂部的標准配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